《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反思_1.pdf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反思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反思1

在教学《小松鼠找花生》时,学生对于花生的这种生长习性非常感兴趣。在

教学中有孩子提问:还有什么的果实是生长在泥土里的?(我很“庆幸”,在备

课的时候我备了:有山芋、土豆、马铃薯……)

学生说的也正和我意,和我准备的差不离儿,正要就此结束时,一个学生就

做在位子上嚷嚷开了:“老师,我从书上看到山芋在泥土里的不是果实,而是根,

我们吃的都是山芋的根。”懵了。

自己的答案当及被学生否定,就谦虚的说:让老师去查查资料,再告诉大家。

面对生成,我无所适从,我不知道怎样回答。最后只得简单了事,跳过坎去,给

学生留下了永远的疑惑。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反思2

自古以来就有“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之说法。

我们试开展的“六环三步”的问题创设情境的教学研究以来,现将我的《小松鼠

找花生》一课反思如下:

语文教学中教学问题设计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问题设计得好,能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参与到语文教学

活动中来,真正成为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从而更好地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一年级学生对问题意识的印象比较肤浅,但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教学重点。

因此,首先从题目入手,让学生看着课题想,你有什么想法?生自由提问、思考,

初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其次,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让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思考,有什么不懂之处,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最后,让学生想一想,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学生动脑思考,解决问题。

此外,在教学中我注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理解课文时,

抓住关键词品析,让学生体味、思考,无不体现问题意识。

总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任重而道远。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反思3

《小松鼠找花生果》这篇课文读起来琅琅上口,轻松愉快,很快被孩子们接

受,因此我在设计的时候也就特别注意:怎样引起孩子的注意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怎样把课文上的更有趣点。

首先“以趣导入,创设情境”。

我是这样开始的:在树林里的一棵大松树上,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它是谁

呢?瞧,它来了———随即出示小松鼠的图片,问学生:你认识它吗?大声地和

它打声招呼吧!还让孩子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出课题《小松鼠找花生果》,就这

样和孩子们轻轻松松地进入了课堂,让他们和小松鼠打招呼好象是身临其境了一

样,这样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创设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情境,使他们感到很

有趣,很生动。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开展创设了

鲜活的空间,教师也变换角色参与其中,整个情境立体化,趣味纵横。

其次“以读生趣,深入感知”。

进入教学后,一句过度语:那就让我们一起和小松鼠去找花生吧。走,我们

出发了!出示图一:一片花生地。……请小朋友来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的通过

实际情景再现,以及想象说话,表演激趣,让学生简单明了地明白意思,并用说

话来反馈自己的理解。

最后“以展存趣,拓展延伸”。

在指导学生理解“绿油油、黄灿灿”两个词语之后,问学生:这类词还有很

多,你能说一说在它们家庭中还有哪些吗?启发引导说说ABB形式的词出示:绿

油油、黄灿灿、蓝湛湛……

在最后还帮助学生拓展课外知识,组织学生交流:除了花生果,你还知道哪

些植物供我们吃的部分也长在泥土里?(土豆、山芋、藕、萝卜……)

低年段教学目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所以我想,

低年级的课堂尤其要有趣,尤其要注意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下功夫。例如,故

事中的小松鼠和蚯蚓的对话,我鼓励学生分角色来演一演,生生比,师生比,组

与组比,男女生比。这些教学手段都能很好的激起和保持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理解第三自然段中的“每天”一词时,我采用了让学生想象并说一说“前

天,小松鼠去了哪?干什么?”、“昨天,小松鼠去了哪?干什么?”、“今天,

小松鼠去了哪?干什么?”“明天,小松鼠还会是去哪?干什么?”旨在通过这

样的想象说话来帮助学生理解这就是“每天都去”。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

他们的兴趣,还能形象的理解词语。可是效果却不是很明显。举手说的人不多,

而且好像到了最后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理解了“每天都去”的意思。课后,我想

在这里完全可以设计为利用“第一天小松鼠(到花生地里去,看花生结果了没

有。)”,“第二天小松鼠(到花生地里去,看花生结果了没有。)”,“第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