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王光强.ppt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好好学习助力抗疫空中课堂2020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学习支持资源济南市教育局2020年3月

济南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网络学习资源高中语文一年级说“木叶”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王光强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监制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的这两句诗历来以境界阔达闻名,在极其萧飒荒凉的景象中又充满着一种雄浑奔放的气势,重要的因素是“落木”传递出了这种意境。让我们一同走进林庚的《说“木叶”》,详细探究其中的奥妙。

学习目标:1.了解“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情感差别以及作者的观点。2.整体把握文本,理解作者说理的层次与逻辑。3.把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

林庚(1910—)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走近作者

凡是见过林庚先生的人,都说他仙风道骨,从里到外透出一股清气。他的确是远离尘嚣。他的超然似乎是因为无须介入世俗的纷争……尽管本世纪不乏兼备诗才和学力的通人,但像林先生这样诗性和理性交互渗透在创作和学问之中,并形成鲜明特色的大家却很罕见。——葛晓音

一、整体感知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勾画出每一段的关键语句,并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袅袅niǎo—灼灼zhuó—寒砧zhēn—亭皋gāo—萧萧——疏朗——窸窣xīsū—冉冉——缠绵——绵密——迢远tiáo—相去无几——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明亮鲜艳的样子。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凄凉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水边的平地。亭,平;皋,水旁地形容草木摇落的声音。稀疏透明、通透明亮。象声词。此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文中形容叶对枝情深意厚,拟人法柔和紧密的样子。遥远。互相间存在的距离不大。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与含义

第1段原文语句:“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历代诗人钟爱的形象。第2段原文语句:我们在古代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用“树叶”?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就再也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落木)第3段原文语句: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第4段原文语句:“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他仿佛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第5段原文语句: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第7段原文语句:“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第6段原文语句: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归纳思路:综合上面我们勾画出来的每一段落的关键语句就可以归纳出本文的结构思路。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段)提出问题: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木叶”是诗人笔下钟爱的艺术形象,“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文章开篇交代“木叶”的来源,从源头上揭开“木叶”这个意象的神秘面纱。接下来又指出木叶产生了不少佳句,而且诗人大胆追求到杜甫的“落木”则发展到极致。而“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之所以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引出本文要论述的重点。也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4-6段)是文章的重点,也是对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的分析。主要阐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样的特征。第三部分也就是第7段,这是本文的总结。

发现问题(1—3)分析问题(4—6)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总结全文(7)艺术领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全文思路“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小结:通过概括归纳,我们了解了本文是一篇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论文,文章分析细密,举证丰富,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作者说理时,从古诗词中多用“木叶”而不是“树叶”这一有趣的现象入手,集中大量资料深入分析,探讨现象背后的原因。作者按照这样的说理层次与逻辑,引用大量具体可感的诗句将复杂的文学鉴赏问题解说的非常形象生动、清楚明晰。下面我们进行文本细读,完成作者为我们带来的审美体验。

细读文本,探究思考一般来说,“木叶”可以理解为“树叶”,为什么古代诗人几乎不使用“树叶”一词呢?“树叶”与“木叶”

文档评论(0)

胡老师K12教育坊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业20余年,中学高级教师,擅长公开课PPT制作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