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商周.pptx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商周

第二节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夏之历史多不可考,孔子尝屡言之。《礼记·礼运》篇:“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祀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论语》:“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太史公著《史记》,于当时所传夏代之书,亦多疑词。

夏商周之关系周夏商夏商周三代的关系,不仅是前仆后继的朝代继承关系,而且一直是同时的列国之间的关系。从全华北的形势看,后者是三国之间的主要关系,而朝代的更替只代表三国之间势力强弱浮沉而已。

殷商神本文化:《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主要从事游牧农业,都城多次迁徙;殷人尚田猎尚武,《殷商贞卜文字考》:“卜辞中所贞之事,祀与田猎几居其半。”《尚书序》:“自契至成汤八迁。”张衡《西京赋》:“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古本《竹书纪年》:“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

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商纣从成汤灭夏到盘庚迁殷以前称为商朝的前期,约二百余年。盘庚迁殷后,商朝各方面获得大发展,武丁(1250年—前1192年,盘庚的侄子)在位的五十多年,是商朝最强盛的时期。“武丁中兴”。

文明发展:甲骨文,青铜器,典策,殷都《淮南子·本经训》: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半坡记号陶文成熟的文字优势,使商文化成为中国古文化主流

文化观念:殷人重鬼与周人重礼尊神重巫,其观念中的神是“帝”或“上帝”;文化活动:祭祀,卜筮“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礼记·表记》商代的王,是全国最高宗教领袖。巫氏世相殷室。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与青铜器

青铜,比纯铜的硬度大。经过测定红铜的硬度为布林氏硬计的35度,加锡5%,其硬度就提高为68度;加锡10%,即提高为88度。而且经锤炼后,硬度可进一步提高。

青铜具有熔点低、硬度大、可塑性强、耐磨、耐腐蚀、色泽光亮

中华第一刀我国最早的青铜器物,发现于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村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它的含锡量在6%~10%之间,已达到青铜所要求的合金比例。刀长12.5厘米、宽2.4厘米。

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共传十七世、三十王,历时六百年左右。在商朝,早期华夏文明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是中国青铜时代的巅峰,其主要代表是青铜文化和甲骨文。豕尊

四羊方尊虎食人卣“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乳虎卣”)

《左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青铜时代最大的特征,在于青铜的使用是与祭祀和战争分离不开的。换言之,青铜便是政治的权力。——张光直商代青铜文化

《左传·宣公三年》:“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墨子·耕柱》:“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问鼎”禺方鼎

商代青铜文化司母戊鼎,1939年安阳武官村出土,高133厘米,重833千克,是中国目前发现最重的青铜器。据估计,铸造这样大型青铜器,需300多人同时工作。

商代青铜文化青铜器多动物纹样,古代以动物纹样为主的艺术实在是通天阶级的一个必要的政治手段,它在政治权力之获得与巩固上所起的作用,是可以与战车、戈戟、刑法等等统治工具相比的。古代王朝之占有九鼎便是通天手段独占的象征。青铜器不是宫廷中的奢侈品、点缀品,而是政治权利斗争上的必要手段。铸鼎象物是通天工具的制作,那么对铸鼎原料即铜锡矿的掌握,也便是从基本上对通天工具的掌握。三代王都屡迁的目的是对铜矿和锡矿的追求。——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

古代青铜器纹饰的种类兽面纹龙纹凤鸟纹动物纹兽体变形纹几何纹人物画像其他纹饰注:下述的青铜器纹饰,主要是指华夏族系统的青铜器纹饰。

一些典型的兽面纹环柱角型兽面纹(西周早期兽面纹鼎)牛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古父己卣)外卷角型兽面纹(商晚期戊服卣)内卷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兽面纹斝)

商代青铜文化商代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后期统治者因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被发现。在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发现的有10多万片甲骨,其中有更多的是占卜后没有刻上字的甲骨片。

龟甲刻辞与灼后的卜兆

王懿荣商代青铜文化商代甲骨文甲骨四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或礼堂董作宾字彦堂郭沫若字鼎堂

甲骨文已经是成系统的成熟文字,字形结构复杂、语法完备,目前所见甲骨文有5000字左右,已经确认的不到三分之一。

一条完整的卜辞,包含有叙辞、命辞、占辞、验辞四部分。“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殷人的知识体系:一、把握外部世界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98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