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 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VIP

《石钟山记》 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石钟山记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本文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2.深入体会文中所传达的“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探究本文时如何得出“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之理的。

2.掌握一些分析古代杂记文的路径和方法。

教学难点:

探究文章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逻辑关联。

教学过程

一、导入——关注课文的单元地位,明确探讨重点:

在第三单元的学习过程中,相信大家感受到了我国古代散文的文学魅力。这些作品体裁不一,风格各异,呈现了我国古代散文的多样面貌。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脚步,学习第12课《石钟山记》,一同探究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

石钟山,在今天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石钟山地理位置优越,登临其上,可饱览鄱阳湖和长江的山水美景,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与地理学者前来游历或考察,也留下了许多关于石钟山的作品。那么苏轼在游历完石钟山后,有怎样的感悟呢?

二、主问题探讨——本文是如何得出“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呢?

1.思考第一段和“事须目见耳闻”道理之间的关系:

(1)分析郦道元的观点:

(明确)“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鼓”是“激荡”的意思。再是李渤的观点:“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其中“函胡”是指“声音模糊”,而“清越”是指“声音清脆悠扬”。苏轼对郦道元观点的态度和理由是:“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作者对他的观点表示质疑,并且用“人常疑之”:“人”和“常”字从范围和频率上体现了对他观点质疑的普遍性,加强了质疑的力度。而质疑的理由是“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用了假设的方式,“钟磬”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连它都不能因风浪而发出声响,更何况是比钟磬体积更为庞大的石山呢?作者用“虽”、“而况”和“乎”等词加强了质疑的合理性,苏轼是从物体常识的角度进行推断的,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并非是个人的主观臆断。

(2)分析李渤的观点:

(明确)“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我们透过一个词句可以发现,苏轼对李渤观点的质疑态度更加强烈。首先是“自以为”这三个字,呼应了最后一段的“臆断其有无”;“余尤疑之”这四个字和之前对郦道元“人常疑之”相比,态度更加强烈。除了“尤”表示“更加”的意思,这里作者用第一人称“余”字而不是之前的“人”字,个人态度更加鲜明。不过,根据苏轼的叙述,李渤是去石钟山实地考察的,符合“目见耳闻”,“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之铿然有声者”是一句定语后置句,应当翻译成“发出响亮声音的石头”。通过“皆是”和“独以钟”的对比,表明了苏轼质疑的理由,不能将普遍性的特点随意归结为它的独特性。李渤在水边拾起两块石头,通过敲击发出的声音,就得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这样的结论过于主观片面,有些随意,这便是苏轼所说的“臆断其有无”,最后用“何哉”结束第一段,似乎是对李渤的一种质问,语气很强烈。

2.思考第二段和“事须目见耳闻”道理之间的关系:

(1)“余固笑而不信也”:

(明确)苏轼不信的内容便是他在白天考察石钟山的经历:“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其中“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这一句已经带有苏轼对这一行为的质疑了,“乱石”、“一二”等词反映了这一行为的随意主观性,“硿硿”是一个拟声词,也是一个击打金石发出的声音。寺僧让小童展示给苏轼看的行为和第一段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的行为非常相似。因为苏轼对李渤的观点心存质疑,所以面对这一相似情景,自然会“笑而不信”了。“固”字有不同的理解,无论解释为“当然”或是“仍然”,都可以看出苏轼是带着之前的疑问前来探寻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2)“徐而察之”:

(明确)苏轼通过自己的实地考察,印证了对前人的质疑,似乎最终探寻到了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或许是苏轼基于自身的经验与学识,再从第三段“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中可以推断,他也询问了当地的人们,或许认为夜探石钟山,更能够有效和真切地发现得名的原因。从自然角度来说,夜晚湖水退潮后,或许才能够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罅”是“裂缝”的意思。或许只有“至暮夜月明”的时候,才更能看清水石之间的现象。也或许只有夜深人静之时,才能够听到“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苏轼所发现的“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便是一种空腔产生振动的物理现象。苏轼选择夜探石钟山,恰恰体现了一种“目见耳闻”的求实精神,因为在他“徐而察之”的时候“舟人”是“大恐”的,而“徐”字是慢慢、从容的意思,在这样的情境中还能做到如此细致耐心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