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寄生虫总论通用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体寄生虫学赣南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曹镐禄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引言第三章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及寄生虫感染的特点第四章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第五章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制

第一篇总论人体寄生虫学(humanparasitology)组成:学习目的:

第一章引言一、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一)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在世界上:蛔虫鞭虫虫蛲虫疟疾蛔虫病和钩虫病现代的10大热带病

疟疾在贫穷地区:阴道毛滴虫在发达国家:肺孢子虫、隐孢子虫、弓形虫

在发展中国家:在上海:第7在广东:72.13%48.11%

(二)寄生虫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现状:20%,血吸虫病丝虫病

黑热病疟疾、血吸虫病包虫病、旋毛虫病黑热病、疟疾、阿米巴性痢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

存在的问题:1.寄生虫感染仍然严重,特别是肠道寄生虫。2.输入性寄生虫病有增加的趋势。3.科研、预防工作面临困境。

三、新现和再现寄生虫病1.已出现但未被确认2.已存在但被重新鉴定或分类3.偶然寄生虫4.新出现的5.再现寄生虫病四、寄生虫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第二章寄生虫的生物学一、寄生关系及演化(一)寄生与寄生关系共生(symbiosis)1.共栖(commensalism)2.互利共生(mutualism)与纤毛虫。3.寄生(parasitism)

(二)寄生关系的演化1.形态结构的改变2.生理与代谢方式的改变3.侵入机制得到加强4.免疫逃避功能的形成5.基因变异6.繁殖能力加强

二、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与宿主类型(一)寄生虫的生活史生活史(lifecycle)间接型(生物源性蠕虫)直接型(土源性蠕虫)感染阶段

(二)寄生虫及其类型寄生关系寄生部位寄生时间

(三)宿主及其类型1.中间宿主(intermediatehost):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2.终宿主(definitivehost):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

3.储蓄宿主(reservoirhost):成虫4.转续宿主(paratenichost或transporthost):保持幼虫状态

三、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略)四、寄生虫的生殖潜能

五、寄生虫的分类及命名第三章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及寄生虫感染的特点一、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一)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1、夺取营养

2、机械性作用3、毒性作用4、抗原物质作用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

二、寄生虫感染的特点1、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2、带虫者、慢性感染和隐性感染3、多寄生现象4、幼虫移行症和异位寄生幼虫移行症(larvamigrans):

皮肤幼虫移行症:内脏幼虫移行症:异位寄生(ectopicparasitism):

第四章寄生虫感染的免疫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免疫作用消除性免疫2.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非消除性免疫

(三)免疫应答(1)体液免疫:(2)细胞免疫:(3)体液和细胞协同作用:

三、免疫类型1.消除性免疫(sterilizingimmunity)2.非消除性免疫(non-sterilizingimmunity)

带虫免疫(premunition):伴随免疫(concomitantimmunity):

四、免疫逃避五、寄生虫性变态反应

第五章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一、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一)传染源(二)传播途径人体寄生虫的感染途径和方式:(三)易感人群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三、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parasiticzoonoses):自然疫源地:四、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附: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一、病原学诊断:二、免疫学诊断三、高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现代的10大热带病(WHO2000)?疟疾(malaria)?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丝虫病(淋巴和盘尾丝虫病filariasis)?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锥虫病(非洲和美洲锥虫病trypanosomiasi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0386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成都梦动龙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636A5F5A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