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北京交通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2022.docx

《刑法总论》北京交通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2022.docx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三十八)|《刑法总论》:正当防卫的核心价值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推动案例教学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加强课程思政经验共享,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院推出课程思政系列优秀案例。

????2022年1月,本科生院已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进行推送宣传。近期,课程思政案例版块将陆续为大家展示北京交通大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风采。本期推出的是:2020年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刑法总论》(课程负责人:高晓莹,教学团队成员:陶杨、郑飞、朱本欣、蔡曦蕾、王熠珏)课程思政建设案例。

正当防卫的核心价值

完成人:高晓莹

审核人:朱本欣

课程和案例的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刑法总论

授课对象:法学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课程简介:刑法总论是法学专业本科生学时最多的专业基础课。以刑法总则规范为教义学素材,系统学习有关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基本原理、理论及制度。其所涉及的犯罪与刑罚原理不仅具有丰富的哲理性,极强的实践性,而且具有天然的“思政性”。

本课程持续开设26年,已形成成熟的课程育人机制。专业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教学内容与方法与时俱进,践行OBE教学理念,采用BOPPPS教学法,运用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慕课已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始终保持课程的新时代特色。坚持立德树人,建成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模板,成为可推广、可复制的成熟体系。课程负责人五次受邀在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直播面向全国教师的培训。作为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唯一范例,被收入学校领导领衔主讲的教育部高校示范微党课,并在新华网、光明网、央视频等各大主流媒体宣传推广。课程育人论文《讲好这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被加“编者按”发表于《光明日报》教育版头条。

课程获评北京市重点优质本科课程,北京交通大学首届十大最美课堂、首批一流金课、课程思政示范课。任课教师获评北京市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北京市模拟法庭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国家级及北京市级大创项目指导教师,北京交通大学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优秀主讲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三育人先进个人、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智瑾奖等荣誉,获聘北京交通大学教学督导、教学促进师、教师发展中心课程思政项目组组长等。

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负责人:高晓莹,教学团队成员:陶杨、郑飞、朱本欣、蔡曦蕾、王熠珏。

案例简介:刑法总论课程分三部分:刑法绪论、犯罪论、刑罚论,共计十九章。本讲选自第九章正当行为,是犯罪论的核心问题。主要内容是正当防卫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

本讲内容的学习目标包含三个层面:

1.知识习得。掌握正当防卫的概念、成立条件。

2.能力培养。通过对司法实践中经典或争议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具备在具体案件中正确认定正当防卫的能力。

3.价值塑造。理解正当防卫的价值及意义。正当防卫不但不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且是有利于社会的行为。正当防卫作为公民的权利,并非是制止不法侵害的最后手段,即使在有条件采取逃跑、躲避、求助等方式避免不法侵害的情况下,法律仍然鼓励公民挺身而出,采用积极的正当防卫的手段与不法侵害作斗争,以震慑犯罪分子;执法者应勇于担当,坚决对正当防卫案件做出无罪裁判,弘扬社会正义。

案例蕴含的思政元素分析

专业课不是思政课,思政教育必须根植于专业内容,并采用行之有效的切入方法。

本节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有三项:

1.精益求精,涵养法学学术品格与钻研精神。选取源自最高人民法院网站“小案”专栏的实际案例,使学生明白正当防卫的案例就算很“小”,也往往会成为社会热点,具有一定的裁判难度,并使司法承受压力,一些看似很“小”的案件往往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作为学生应当好好学习,精益求精,体会法律精髓,这是准确裁判的前提。

2.守法护法,培养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与法治思维。选取“昆山反杀案”“于欢案”等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案例,引导学生超越片面的认知和情感倾向,在网络时代不偏不杠,运用规范、证据、权利、程序等法治思维分析现实问题。作为公民应当谨守法律底线,理性行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社会责任感,勇于向不法行为说“不”,弘扬社会正气,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3.勇于担当,明确执法者的职业伦理与执业规范。法学专业的学生,将来一定有很多会成为国家的执法者,承载着中国法治的未来。作为执法者,应当德法兼修,只以法律为准绳,勇于坚持,对正当防卫案件做无罪裁判,承担执法办案惩恶扬善、维护正义的神圣职责。

案例教学整体设计

(一)教学设计

刑法总论课程思政的总体理念和思路

文档评论(0)

181****5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