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教学视域下的软垒接传球衔接技术教学设计.doc

结构化教学视域下的软垒接传球衔接技术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构化教学视域下的软垒接传球衔接技术教学设计

软式棒垒球是结合田径和球类运动的综合性项目,它结合了操控类技能的形成规律以及球性运动的特征。本课的设计理念打破了原有单一技术的罗列,根据U10年龄段学生认知规律及知识技能的形成规律,以接传球衔接技术为主线,结合接传球的技术特点及各技术动作之间的有机联系,创设进阶式组合练习,帮助学生在学练、游戏和小型比赛中掌握移动过程中接传球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技术动作的运用和理解,不断提高学生在不同练习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以及对所学接传球技术的灵活运用能力。通过本课技术点的学习与拓展练习,发展学生的控球能力、视动协调能力及灵敏性,同时训练学生的预判能力、团队协作以及体育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

一、以技术学习为载体,从“学会”到“会学

(一)整体概念,理解运用知识

本课以传接球为核心技能,接传地滚球技术是软垒运动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防守技术,接传球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防守方的气势以及整场比赛的输赢。在此之前,学生已掌握抛接球和传球技术,熟练基本球性,为本课接传球衔接技术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时首先通过大屏观看比赛视频配合解说引入接传球技术的知识点,让学生对软垒比赛场景建立整体的认知,了解接传球技术的使用环境和时机,从技术的出处来学,明确为何学,用何处,从学会到会学。理解接传球技术的实用价值及应用情境,避免让学生进行脱离实战情境的机械学练。

(二)精准设计,突破学习障碍

接地滚球技术动作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接球时的准备姿势、向来球方向上前迎球、接球后传球出手四部分。接好球是基础,要求学生做到眼盯球,提前判断,积极移动,当球接近体前2米左右,降低身体重心,上体前倾的同时伸手迎接来球,接球后顺势收到胸前调整步伐自然衔接传球动作。本节课的重点是接传球动作的衔接步伐的调整,难点是动作协调连贯。帮助学生掌握接传球衔接技术,准备活动跑步中加入交叉步、并步、小碎步快速左右移动衔接的步伐练习,让学生自主体验降低身体重心和节奏变化的身体感受。教师讲解示范引导学生怎样调整步伐和身体状态,从接球转换成传球的准备姿态。组织学生徒手练习,持球不出手练习,逐步加快步伐节奏,多次练习后力争使脚下动作达到自动化水平。体育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学习手段,因此要研究“用练习方法去教技术、运用技术、理解技术”。

练习一:两人一组面对面5米抛接地滚球,要求提高抛球速度,接球时将球收回胸前,一分钟计时目标40个,提示盯住球,手指自然张开贴地防止球从胯下穿过去。

练习二:针对学生移动接球过程重心高的问题,设计移动+抛接练习,在两条高度1.4米间距5米的横绳下练习,要求:练习时在横绳下保持屈膝深蹲、上体前倾、重心在前、脚掌双手置于体前,眼盯球,同一方向移动,同时进行抛接球练习,练习者移动速度尽量保持一致相互配合。通过多次练习后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弯腰跑的动力定型,也会在接球时养成深蹲移动的习惯。此外,做这项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对球反弹路线的预判能力,让学生学生了解球性,增强运动员的下肢力量。

练习三:针对练习者移动不积极的现象,通过在起跑线前5米处设置标志线,要求学生在标志线前将地滚球接住紧接着将球传出。通过5米线条件限制促进学生积极跑动,通过传球入网的成功率评测、督促学生规范动作。要求学生衔接步伐正确,提高衔接动作速度,传出好球。

二、以组合练习为学练点,从“会学”到“会练”

(一)任务驱动,以练促教

练习讲究递进和有趣,根据技术动作之间的联结由简到繁,层层递进,让学生从学技术到用技术学,在学练中体悟,在脑海中形成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提高专项体能和体育综合能力,让“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核心素养在体育课堂中真正落地。

组合练习一:8米接传地滚球练习,将学生分成5人一组,每组5个球,两人轮流负责接练习者传来的球,练习者两人现在8米远的标志线出,当球被拋出时迅速移动,利用正确的动作,协调连贯地将球在6米线前接住。设置6米线条件是为了促进学生积极移动,迅速判断,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接球后衔接传球动作,将球传向正前方。小组成员轮流练习互帮互学,相互评价,能给予同伴正确的建议,并且接受同伴给自己的评价。最后各小组推选一位学生参与一分钟挑战赛,比比哪组完成接传球个数最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接传球配合练习,要求接传球的连贯性和传球的准确性,在提高接球技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堂练习内容、手段和方法都是为了突破技术难点适应比赛环境而精准设计,而非仅仅追求教学形式上的新颖,从单一动作到组合动作,相互促进,递进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互动学练,协作共进

在组合练习一的基础上增进学生之间互动配合形式,练习者接传球后将球传向左右方位一三垒方向8米处的同伴手中,传球方向发生了改变,意味着练习者接球后,衔接的传球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