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五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41讲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docxVIP

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五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41讲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1讲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监察制度、考核制度的演化趋势;近代以来中国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课程标准

命题点

考题取样

核心素养解读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心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中国古代官员的

选拔制度

2024湖北T5、T16;

2024海南T14

2024江苏T2

1.立足时空观念,梳理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考核制度、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化,相识其对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

2.立足时空观念,梳理中国近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变革,相识其发展趋势及特点。

3.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进一步相识中国国情和国家治理特色,培育家国情怀。

中国古代官员的

考核制度

2024海南T2

中国古代官员的

监察制度

2024湖南T4;

2024山东T4;

2024江苏T4;

2024全国卷甲T25

近代以来中国官员的

选拔与管理

2024湖南T20;

2024天津T5

命题分析预料

1.分析:本讲内容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的演化、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是基本考查点。

2.预料: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特点及影响,古代不同时期监察制度的特点,近代以来官员选拔与管理的特点及影响等可能成为高考考查的热点。

学问点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时期

制度

内容及影响

西周至春秋

[1]世官制

官位世袭、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春秋战国时期

荐举、功劳制

依据才能和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秦朝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西汉

察举制

内容: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实力,然后举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察举分常科和特科。

影响: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内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中正依据[2]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影响:将选官权收归中心,加强了中心集权。后来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隋朝至明清

科举制

内容:①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制举和常举。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经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②明清科举考试分为[3]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影响: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全面相识科举制

2.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制度

时期

考核制度

监察制度

秦汉

主要是[4]上计制,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以[5]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心监察体系,汉武帝时设置[6]刺史。

魏晋南北朝

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

巡察监察制度。

隋唐

①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心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

②唐朝考核官员,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

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

宋朝

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中心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实行[7]台谏合一。

元朝

基本承袭前代并有所创新,中书省吏部与御史台共掌百官考核。

中心设有[8]御史台,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明朝

①考满: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满九年称“通考”。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

②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

[9]都察院监察御史负责纠察内外百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清朝

考课制度,包括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将[10]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都察院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变更。

学问点二近代以来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1)科举制度的变更

1898年

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废八股,以[11]时务策命题。

1901年

清政府实行新政,各省书院一律改为[12]高校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设蒙养学堂。

1905年

光绪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立停科举之奏,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废除科举制。

(2)选官制度的改革

①改革传统选官制度: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赐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对成果优秀者进行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

②学堂选官制度: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13]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

③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每年实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8****67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