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园欺凌与学生自我表达能力.docx

初中校园欺凌与学生自我表达能力.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校园欺凌与学生自我表达能力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初中校园欺凌与学生自我表达能力

2.教学年级和班级:初中一年级

3.授课时间:第2学期第5周,星期三第1节

4.教学时数:45分钟

课程内容设计:

一、导入(5分钟)

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重要性。

2.提问:学生们是否了解校园欺凌?他们如何看待自我表达能力?

二、校园欺凌认识(10分钟)

1.教师通过PPT展示校园欺凌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校园欺凌的类型和危害。

2.学生分享自己对校园欺凌的看法和理解。

三、自我表达能力培养(1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关于沟通和表达的相关知识。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提高自我表达能力,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

四、实用技巧训练(10分钟)

1.教师通过互动游戏和情景模拟,教授学生一些实用的沟通和表达技巧。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实践所学技巧。

五、案例分析(5分钟)

1.教师展示一个校园欺凌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自我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七、课后作业(1课时)

1.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如何提高自我表达能力,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文章。

2.家长参与评价,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在面对校园欺凌问题时,具备良好的自我认识、社会交往与情感管理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1.提高自我认识:认识到自我表达能力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学会审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增强自信心。

2.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学会运用课本中所学的沟通技巧,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

3.提升情感管理能力: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面对校园欺凌时保持冷静,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4.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够分析校园欺凌的原因和危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强化法治意识:了解与校园欺凌相关的法律法规,认识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增强法治观念。

学情分析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以下是针对学生在层次、知识、能力、素质方面以及行为习惯的学情分析,以了解他们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1.学生层次分析

(1)认知发展:初中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渐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转变,开始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然而,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仍需借助具体情境和实例。

(2)情感态度:此阶段的学生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对校园欺凌问题,他们可能存在一定的恐惧和担忧,但又渴望得到关注和帮助。

2.知识、能力分析

(1)知识储备: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人际交往原则,对本课程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但关于校园欺凌的深入认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较为欠缺。

(2)能力水平:学生在表达和沟通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学生善于表达,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较为内向,表达能力不足。此外,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需进一步培养。

3.素质方面

(1)心理素质:面对校园欺凌,学生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强,能够较好地应对压力;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因为心理素质较弱,容易受到欺凌事件的影响。

(2)道德素质:大部分学生具备基本的道德素养,能够遵循社会规范,尊重他人。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在道德观念上存在偏差,容易成为欺凌者或被欺凌者。

4.行为习惯分析

(1)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于依赖教师的引导,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较弱。这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产生了一定影响。

(2)交往习惯: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过于内向或过于强势的特点,不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这部分学生需要重点关注和引导。

5.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1)积极影响:学生对校园欺凌问题有一定关注度,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消极影响: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有限,可能导致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对部分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困难。此外,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质差异,可能影响课程教学效果的发挥。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

-确保每位学生都提前准备好本节课所需的教材,特别是关于人际交往、情感管理和法治教育的内容章节。

-教师提前备课,熟悉教材内容,标注出本节课将重点讨论和讲解的部分。

2.辅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