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课件:发热等.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诊医学课件:发热等汇报人:日期:

CATALOGUE目录发热概述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发热的急诊处理发热相关疾病与案例分析发热的预后与预防

CHAPTER01发热概述

发热是指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通常认为腋下温度超过37.5℃即为发热。定义发热是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一种生理反应,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介导,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平衡。机制发热的定义与机制

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是发热最常见的原因。由非感染因素引起,如创伤、炎症、肿瘤、自身免疫病等。发热的分类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

产热增加:通过骨骼肌收缩、代谢增加等方式提高产热量。体温调节中枢介导: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接收到体内外温度信号后,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来维持体温平衡。散热减少:通过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等方式降低散热量。了解发热的定义、分类以及病理生理过程有助于急诊医生对发热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和处理。发热的病理生理过程

CHAPTER02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ABCD体温升高通常体温超过37.5℃(腋下温度)被视为发热,但具体标准可能因个体、年龄、测量部位等因素有所不同。面色潮红由于体温升高,面部血管扩张,导致面色潮红。心跳加快与呼吸急促高热时,患者心率和呼吸频率往往加快。寒战与畏寒发热时,患者可能感到寒冷,出现寒战,尤其在高热前期。发热的临床表现

体温测量临床病史询问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发热的诊断方过体温计在腋下、口腔、肛门等部位测量体温,判断是否超过正常范围。了解患者的症状出现时间、伴随症状、既往病史等,为诊断提供依据。如血常规、尿常规、血培养等,帮助判断发热原因。如X线、CT、MRI等,用于观察肺部、腹部等部位的病变情况。

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引起,需通过病原学检查确诊,并针对不同病原体进行治疗。感染性发热可能由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药物热等原因引起,需通过详细检查找到原发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非感染性发热由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治疗需针对病变原因,如颅内感染、脑外伤等。中枢性发热经过常规检查未能明确原因的发热,需进一步进行深入的检查与探讨,以确定病因。不明原因发热发热的鉴别诊断

CHAPTER03发热的急诊处理

在接诊发热患者时,应迅速对其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意识状态、皮肤状况等。及时评估根据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合理分级,决定采取何种急诊处理措施,确保优先处理危重患者。危重程度分级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防止病情恶化。快速诊断与处理急诊处理原则

药物降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退热药物进行降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剂量和用药间隔,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物理降温对于高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冰袋敷额、温水擦浴等。在物理降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防止过度降温导致寒战、虚脱等并发症。降温措施

抗感染治疗01对于由感染引起的发热,应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免疫调节治疗02对于由免疫系统疾病引起的发热,可采用免疫调节药物进行治疗。在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时,要注意监测患者免疫功能,防止免疫功能过度抑制导致感染等并发症。并发症预防03在发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可能出现并发症的高危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护理、营养支持等。病因治疗与并发症预防

CHAPTER04发热相关疾病与案例分析

病毒感染性发热:包括流行性感冒、登革热、病毒性出血热等,症状通常包括高热、头痛、肌肉疼痛等。寄生虫感染性发热:如疟疾、黑热病等,通常表现为周期性发热、贫血、肝脾肿大等。对于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急诊医生需要迅速确定病原体,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等,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细菌感染性发热:如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常伴随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感染性疾病与发热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这类疾病可能导致长期低热,伴随关节痛、皮疹等症状。药物热: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药物热,表现为发热、皮疹、肝功能异常等,需要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非感染性疾病与发热肿瘤相关性发热:如淋巴瘤、肝癌等恶性肿瘤可能导致持续性低热或高热,需要针对肿瘤进行治疗。对于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急诊医生需要仔细排查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等。

案例一:患者因高热、咳嗽就诊,经检查确诊为流感病毒感染,通过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患者症状得到缓解。案例二:患者长期低热,伴有关节痛、皮疹等症状,经检查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案例三:

文档评论(0)

187****78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