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报告我国城市历史地理分析.pdfVIP

行业分析报告我国城市历史地理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业分析报告我国城市历史地理

分析

目录

绪论

城市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对象

1.历史学研究的城市

2.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城市

城市历史地理学的任

1.研究城市兴起的地理特点,为城市规划服

2.研究城市职能及其转化的地理特点,为发挥城市的优势服

3.研究城市结构的地理特点,为促进城市的合理布局服

4.研究城市风貌的地理特点,为建设城市新貌服

5.研究都市化的地理特点,为合理的都市化服

一、中国城市的起源

1.中国城市起源的时代

2.“城市”名称的来源

二、中国城市的城址选择

1.城址选择的原则

2.城址的转移

三、中国城市的城墙

1.城墙的起源

2.奴隶制时代的城墙

3.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墙与城市

4.秦汉时代的城墙与城市

5.秦汉以后的城墙与城市

6.城墙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四、中国城市的类型

1.政治城市

2.经济城市

3.军事城市

4.文化城市

五、中国城市的形状

1.方形城市

2.长方形城市

3.圆形城市

4.不规则形城市

六、中国城市的规模

1.中国古代城市分级的根据

2.城区范围广阔

3.城市人口众多

4.城市规模宏大的原因

七、中国城市的平面布局

1.中国著名都城的平面布局

2.中国著名地方城市的平面布局

八、中国城市的水源

1.河流与城址选择

2.城址与河流关系密切的原因

3.湖泊与城址

4.水源与城市发展

5.中国城市的供水

九、中国城市的园林

1.中国著名都城的园林

2.中国著名地方城市的园林

十、中国城市的规划

1.规划思想

2.规划原则

3.规划地

后记

这或许是一种巧合,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中,我几乎一直与城市历史地理打交道。五天以前,我接

待了我的老朋友、夏威夷大学教授章生道先生,他是一位城市历史地理学家。那天,地理系和城市科学系的

数十位教师及研究生与章先生开了一次座谈会,会议是由我主持的,一开始我就向与会者介绍:这是大名鼎

鼎的城市历史地理学家,是《有城墙的都城形态》(TheMorphologyofWalledCapitals)一文的作者,这篇

精湛的论文是收编在一本由斯坦福大学教授、著名美国汉学家施坚雅(G·W·Skinner)主编的巨著《中华帝

国晚期的城市》(TheCityinLateImperialChina)一书之中的。“有城墙的都城”,实际上就是中国历史城

市的特色。中国的城市研究者,不论其研究的是历史城市或是现代城市,大家都熟悉这篇论文,而这天的与

会者,除我以外,几乎都没有见过此文的作者。与慕名的同行学者见面,大家都很高兴,所以座谈会开得很

好,而所谈的,主要就是历史上的城市。

三天以前,我的另一位老朋友,英文《中国日报》总编陈砾先生惠临舍下,他不是一般作客,而是特

地转道杭州来帮助我解决一个有关城市历史地理的困难问题的。这个问题就是前面已经提到的施坚雅主编的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译本的出版问题。提起此书中译本的沧桑经历,不禁令人怅然,所以必须多说几

句。

此书原版本是施坚雅在70年代末期寄赠给我的,当时,世界各国的城市学者已经发表了不少书评。

我选择了美国和日本学者的书评各一篇,请人译出,并由我加上一个引言,在《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4

期发表。得到了不少城市学者的好评。接着我和施坚雅见了面,商量把此书进行中译的问题,于是,我组织

了几位擅长英语的朋友动手翻译此书,施坚雅立刻为中译本写了序言。在全书基本译成以后,应他的要求,

我为此书写了长篇书评。记得这是1985年春季,当时,我在国立大阪大学任教,而施坚雅则在东京庆应大

学任教,我们的一位日本朋友,也就是此书中的一个名篇《宁波及其腹地》的作者斯波义信教授,当时也任

教于大阪大学。2月16日是施坚雅的生日,他们夫妇特地从东京来到大阪,邀请斯波夫妇和我们夫妇在大

阪市中心梅田的一家著名的餐馆共进他的生日晚宴。席间,我把即将在《杭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发

表的我为此书所写的书评《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一文的内容告诉了他。我的书评并不是一篇捧场文章,

书评肯定和赞赏了一些文章和观点,例如我对施坚雅提出的关于中国“中世纪城市革命”的观点,我作了充

分的肯定。又如对斯波的《宁波及其腹地》一文,施坚雅在此书《导言》称

文档评论(0)

碎银几两催人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