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VIP

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题

昆明的雨

课时安排

2

课前准备

预习

教材内容

分析

《昆明的雨》是一篇很有韵味的写景抒情散文,汪曾祺先生通过“雨”串联起自己在昆明求学时一系列往事,“雨”被情感化、意象化,借昆明的雨抒发昆明以及那段经历、岁月的怀恋和想念。这篇文章取材广泛,景物、滋味、人情、氛围都能撷来入文,但又能紧扣对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怀念这根情感的线索,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设计理念

整节课中期望利用充分利用教学通2.0中有关资料助读的资料,如昆明的菌子、杨梅等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写景散文,对散文有一定知识和阅读方法的积累,对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本单元不同类型的散文学习能够把握。但八年级学生生活体验和感悟有限,对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境可能不能感同身受,要借助资料助读,帮助其了解。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中昆明的雨的特点。

2.通过朗读准确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心意,引导学生掌握适当的朗读语气、声调,准确地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3.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请班级去过云南的同学分享,昆明的何处令你念念不忘?

教师播放云南介绍的相关短片(美景/美食)等。

师:同学们,通过同学们的介绍和刚才的短片,我们能感受到,昆明的确有很多值得人念念不忘之处。而作家汪曾祺却说,他想念的,是昆明的雨。

昆明的雨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想念的,只是昆明的雨吗?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阅读。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1.作家简介

汪曾祺(1920-1997),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南下工作团。1950年后曾任《北京文艺》《民间文学》等刊编辑。1962年到北京京剧团任编剧,曾参与改编京剧《沙家浜》,所作小说以短篇为主,《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浑朴自然,在清淡委婉中透出浓郁的乡土气息。著有小说集《邂逅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文论集《晚翠文谈》等。

2.整体感知

(1)感知任务:自由朗读课文:

①圈画文中不会读及不理解的字词,并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②圈画文中最能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

(2)任务检测

①字词检测

牛肝菌(jùn)乍(zhà)辟(bì)邪篱笆(líbɑ)格调(diào)

鸡枞(zōng)吆喝(yāohe)暮(mù)年苔(tái)痕

鲜腴(yú):新鲜肥美。

情味:情调;意味。

密匝(zā)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连绵不断:连续不间断。

张目结舌:意思是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

②整体感知任务检测

文中最能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我想念昆明的雨。

设计意图

通过介绍作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积累文学常识。通过整体感知任务的设置,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默读要求,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1.探究任务

作者对于昆明的雨饱含思念之情,你能读出这种情味吗?

2.探究方法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应该用什么要的语气来诵读。

(2)圈画你觉得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关键句,反复诵读。

3.成果展示

作者回想往事时的感情基调是轻松的、欣喜的,同时又是平淡的,再细究,还是深沉的、多情的,是多种情感混合的。

阅读的时候需要读得慢些、稳重些,带点感慨味,不宜像读《春》那样轻松而畅快。

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总的感情基调是轻松而欣喜的,尤其是读“并不使人气闷”和“人很舒服”时,应有欣喜之意。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明亮的、丰满的”可以读得畅快些,而“使人动情的”则要读得深沉些,因为词句中倾注了作者深厚的情感,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在“是浓绿的”的前停顿,是为了让情感表达慢下来,变得深厚,“是浓绿的”中还包含了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

指导朗读,准确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心意。指导学生掌握适当的朗读语气、声调,准确地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1.探究任务

作者想念的仅仅是昆明的雨吗?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的发现。

2.探究过程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表现作者其他“想念”的人事物的语句,以批注的形式记录你的发现:

批注参考句式:我想念昆明的雨,还想念,它(特点)。

(2)小组内分享交流各自学习成果,并推选1到2位同学进行分享。

3.示范样例

我想念昆明的雨,还想念倒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