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多挡组变速器.pdf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说明书

(10)申请公布号CN102057187A

(43)申请公布日2011.05.11

(21)申请号CN200980121624.6

(22)申请日2009.05.05

(71)申请人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地址德国腓德烈斯哈芬

(72)发明人艾伦·迪特里希雷克·霍夫曼

(74)专利代理机构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车文

(51)Int.CI

F16H37/04

F16H61/70

权利要求说明书说明书幅图

(54)发明名称

汽车的多挡组变速器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的多挡组变速

器,具有:前置挡组(2);驱动侧的变速器

输入轴(7),该变速器输入轴(7)能通过起动

元件(16)与驱动发动机(5)相连接;主挡组

(3);从动侧的变速器主轴(30);以及负载

换挡机构(40),通过负载换挡机构(40)为在

换挡时切换中间挡位,可以将变速器输入

轴(7)与变速器主轴(30)相连接。为了减少

成本以及结构花费并且为了实现紧凑的结

构形式,将负载换挡机构(40)与用于切换

前置挡组(2)的挡位常量(i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法律状态信息法律状态

权利要求说明书

1.汽车的多挡组变速器,具有:前置挡组(2);驱动侧的变速器输入轴(7),所述变

速器输入轴(7)能通过起动元件(16)与驱动发动机(5)相连接;主挡组(3);从动侧的

变速器主轴(30);以及负载换挡机构(40),通过所述负载换挡机构(40),为在换挡时

切换中间挡位,能够将所述变速器输入轴(7)与所述变速器主轴(30)相连接,其特征

在于,将所述负载换挡机构(40)与用于切换所述前置挡组(2)的挡位常量

(iSubk1/Sub、iSubk2/Sub)的换挡装置(39)构造为整合式结构单元(17)。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挡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换挡装置(39)构造为同

步离合器。

Claim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挡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负载换挡

机构(40)构造为摩擦式离合器。

Claim4.按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挡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

变速器输入轴(7)连接的输入部件(41)作为用于切换所述挡位常量(iSubk1/Sub、

iSubk2/Sub)的换挡装置(39)起作用,所述输入部件(41)在发动机侧承载着用于

建立在靠近发动机的第一挡位常量(iSubk1/Sub)的空套轮(11)与所述变速器输

入轴(7)之间的抗旋转的连接的第一换挡元件(43),并且所述输入部件(41)在变速器

侧承载着用于建立在远离发动机的第二挡位常量(iSubk2/Sub)的空套轮(14)与

所述变速器输入轴(7)之间的抗旋转的连接的第二换挡元件(44),并且与所述变速器

主轴(30)连接的输出部件(42)连同与所述变速器输入轴(7)连接的所述输入部件(41)

作为用于切换所述变速器输入轴(7)与所述变速器主轴(30)的直接连接作为中间挡位

的所述负载换挡机构(40)起作用。

Claim5.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挡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

三个自动的变速器挡组(2、3、4),其中,沿着动力流依次布置有:具有靠近发动

机的挡位常量(iSubk1/Sub)以及远离发动机的挡位常量(iSubk2/Sub)的、

变速器输入侧的所述前置挡组(2);具有至少三个挡位级(iSub1/Sub、

iSub2/Sub、iSub3/Sub)的中间的所述主挡组(3);以及具有两个挡位范围

的变速器输出侧的后置挡组(4),其中,所述前置挡组(2)和所述主挡组(3)构造为呈

中间传动结构形式的具有至少一个共同的中间轴(8、9)的齿轮变速器,并且所述后

置挡组(4)构造为行星变速器。

Claim6.按权利要求1至5中

文档评论(0)

134****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