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三年 优质公开课弹力.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第二节弹力延庆一中赵月花蒋艳晶设计思想:弹力是高中力学的基础内容和重要内容,在学习过程中也是一个难点。高一学生处于从初中物理向高中物理跨越的阶段,因此在语言文字的叙述上宜通俗易懂,内容上需直观、感性。关于形变、弹簧,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步认识,但对其性质和基本原理并不非常熟悉,因此本节教学中从生活中熟悉的常见的形变现象引入新课,从形象向抽象过渡,突出演示实验的作用,多联系实际,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物理事实,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以一系列的体验、探究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对弹力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形变、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力的方向。3.知道弹力大小的决定因素及胡克定律。(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弹力的存在,使学生体会假设推理的科学方法。2.通过显示微小形变的实验,体会微小量放大法解决问题的巧妙之处。3.通过弹力方向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将情景简化为模型的归纳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和了解形变的有趣现象,感受自然界的奥秘,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弹力方向的判定,胡克定律的内容及应用。教学难点:接触的物体是否发生形变及弹力方向的确定。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复习提问:重力的产生是否需要直接接触?演示小实验:气球挤压。(二)新课教学1.弹性形变教师:演示实验。用手捏气球(捏爆)、用力拉压弹簧、用力将直尺弯曲等。学生:讨论观察到的各种实验现象中的共性与区别,发表看法。师生共同讨论并总结教师强调:弹性形变也有一定限度的,以后重点研究弹性形变,不加说明形变就指弹性限度内的弹性形变教师演示:用力压讲桌或用力跺脚、用力压玻璃瓶等。提出问题:讲台桌或地板、玻璃瓶有没有发生形变,属于什么类型的形变?学生思考并讨论。视频:拍篮球时篮球与地面接触瞬间、百米运动员奔跑时脚与地面接触瞬间、汽车轮胎与地面接触瞬间、拉弓,撑杆跳等表现出的微小形变。课件演示:微小形变的实验学生实验:(1).小平面镜放在桌面上,用手按压桌面时平面镜反射的光斑移动。(2).用手挤压玻璃瓶发现细管的液面上升.通过转换法和放大法使学生体会研究物理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拍球(放大法)2.弹力(1)视频分析提出问题:以挤压气球及视频中拍球为例,球发生了形变,同样地面也会有一个微小形变,那么这一微小形变是如何产生的,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怎样的作用?说明理由。学生讨论并分别阐述理由。教师总结并得出弹力产生的过程及原因以及方向。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对视频中的现象加以分析,得出弹力产生的过程及原因、方向。(2)演示实验:铁块放在海绵上,海面形变后对铁块产生向上的支持力。弹簧拉木块时,弹簧伸长后产生对木块的弹力等等(3)学生实验:每两位学生一组,用橡皮条或弹簧实验体会弹力的存在与相关问题(4)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总结:弹力产生的原因、弹力的方向、大小、作用点。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一般可将问题简化地归纳为点与面间的作用:(简化模型如下图所示)对于微小形变,无法直接从弹力产生条件判断弹力的有无,此时需要引用另外一种常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假设法。(以实例说明)3.胡克定律提出问题:前边我们定性地研究了弹力的大小,下面定量地研究弹簧的弹力跟哪些因素有关。给出实验器材,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亲手实验得出结论,个别学生与教师共同演示,学生处理数据,体验探究数据过程,养成科学严谨的作风。实验器材及操作: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系统静止时,弹簧的弹力等于所悬挂钩码的总重;弹簧的长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精品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心扑在教育上,换的桃李满园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