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发掘文化意象 论文.doc

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发掘文化意象 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发掘文化意象

摘要:意象,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语文教学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抓手。积极发掘文化意象的育人价值,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历史使命。语文教学要重视这样的文化元素,通过对意象的解读转化,体悟文字背后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实现优秀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文化意象,意象还原,意象体验

引言:文化意象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寓言、文艺作品中,慢慢它们形成一种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想到它们,彼此之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的沟通。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文化意象的发掘,重建语文教学的精神价值与学科价值。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过:“所谓意象,即是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试图还原为诗人当初的内在之意。”不管是读中国古典诗词,还是读现代文,语文学习从“言”到“意”,从“意”再回到“言”,在“言”和“意”之间还需要一个媒介,那就是“象”。

意象,是中华文化特有的美学范畴,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展现出独特的审美追求。在岁月的长河中,这种文化符号,被固化下来,像一颗颗种子撒播在文艺作品中,折射出特有的内涵。语文教学要重视这样的文化元素,通过对意象的解读转化,体悟文字背后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实现优秀文化的传承。

一、文化意象:点燃学习的最佳熔点

1.意象:情景交融的文化趣味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有一篇写景的课文《秋天》,全文共55个字,3个自然段。全文朗朗上口,蕴含着典型的文化意象。关于“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如秋山秋水、秋江秋月、秋花秋草……这篇课文则选择了最具秋天特征的两个景物----落叶与大雁。落叶的“黄”与天空的“蓝”叠加,呈现出一种明亮的忧伤、宁静的温暖,与秋天的情感基调完全吻合。树叶“落”,大雁“飞”,两个动态意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秋天独特的意象之美。落叶、雁南飞是秋天的名片,是诗人寄托情感的载体。正所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虽然只是写景,还没有正面言情,我们已经感觉到情满于纸了。

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落叶飘零、大雁南飞绝非简单的自然现象、生物现象,其中凝聚着中国人独特的心灵感受和情感寄托,具有独特的文化趣味。

2.意象:语汇状态的文化觉醒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主题为“阅读鲁迅”。这样的文化主题,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遥远的。本单元课文语言深刻,思想深邃,都需要学生借助资料和拓展阅读去细细品味。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的“饱经风霜”一词,背后就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需通过一组驱动任务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任务1: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饱经风霜”的脸?请你画一画印象中“饱经风霜”的脸的样子。

任务2: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车夫的脸吗?注意不能直接用这个词,但要有这个意思。

任务3:“饱经风霜”的车夫,只是当时社会人群中的一个典型。还有哪些人的脸也是“饱经风霜”的,为什么?(教师提供当时社会的背景资料)理解“饱经风霜”一词不能望文生义,要通过有梯度的阅读训练,从生活经验到文本意图,再到人物生存的社会背景,从“言”转化到“象”,再转化为“意”,体会到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意象还原:言语生命的内在重塑

不管是读现代文,还是读古诗词,从“言”到“象”,再从“象”到“意”,,都需要对意象进行还原。否则,文本阅读只能是浮光掠影.很难深植到学生的言语生命和精神世界之中。

1.象征还原,读到“人”。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有一组托物言志的古诗。李贺的《马诗》描写了一匹战马。“大漠”“燕山”点名那是边塞之地,“沙如雪”“月似钩”描绘了边塞战场的情景。在这样的场景中出现的这匹战马,是一匹渴望建功立业的战马。读战马就是读李贺,就是体会李贺内心的不平与渴望。《石灰吟》表面看是描写石灰的特殊经历,“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实则表达的是于谦坚定、高洁的人格追求。《竹石》也是如此,表面上抓住“破岩”、“千磨万击”,咏赞立根破岩的劲竹,实则表达诗人正直不屈的情操,“咬定青山”的坚定意志。这组诗以物为媒,将人性与物性完美地融为一体。阅读中通过意象还原,我们就能看到文字背后的那个“人”,从而受到熏陶感染。

2.赋形还原,读到“景”。

将意象还原成画面、场景,能使阅读感受更加立体生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直”一“圆”,展现出大漠黄昏的雄浑壮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碧”一“红”把满池的美景尽收眼底。“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一“飞”一“斜”,描绘出春城灵动的明艳美景。一景一情,一情一景,情景交融。

3.联系自身,读到“我”。

村居》一诗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春光里放风筝的情景。透过“儿童”“东风”“纸鸢”这些意象,儿童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能从他人语言中读到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