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说课稿.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说课稿

河北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第二中学刘开玲

一、说教材:

《古代诗歌五首》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选了陈子昂、杜

甫、王安石、陆游、龚自珍的诗作。诗人们用隽永而富有哲理的诗句,表达了对自然、生命、

世界的感悟,至今读来仍能给人很多启迪,而且都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背诵的

篇目,非常重要。

二、说学情:

学生们从小学就开始接触古诗、词,古诗,节奏感强,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利

于朗读和背诵。七年级的孩子长于背诵,而在理解诗的深层意思,尤其是富含人生哲理的诗

句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在学生熟记古诗内容,理解基本意思,体会诗人情感的基础

上,通过补充相关背景资料,并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来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3、背诵默写古诗词,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反复诵读,读准节奏、重音,读出韵味,当堂背诵;联系背景,品析重点句子,理解诗

的意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古代诗人们在诗中表达的对自然生命世界的感悟。

四、说重点、难点:

知识,能力目标中1、2、3点为教学重点,其中第二点即为重点又为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采用介绍背景,补充资料,反复诵读,比较阅读等方法。

学法:朗读,背诵,讨论等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登幽州台歌》和《登飞来峰》,后三首安排在第二课时,并引导学生学

以致用。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第20课《古诗歌五首》,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第

一首《登幽州台歌》和第三首《登飞来峰》。学习古代的文学作品有位古人给我们提供了一

种非常重要的方法:“知人论事”。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要研究了解古人的作品,

必须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的环境和时代背景,知人论事。提出这一主张的人就是儒

家学派继孔子之后的代表人物,大名鼎鼎的孟子。今天,我们就遵从孟子的教导,在学习本

课古诗时,以知人论事为原则,以后,大家在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时也要主动运用它。

(二)新课学习:

《登幽州台歌》

(一)通过课前的预习,大家基本都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这首诗了,甚至有的同学已经能够背

诵了,但是还不理解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容易读的太平淡,没有味,所以指名读,正字音

后,教师范读,学生在听读的时候,要求正确划分朗读节奏,标出重音,然后练读,体味作

者情感,。

(二)品析诗歌

1、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写的一首通篇抒情的古体诗,题目中的“歌”、“行”等字,

就标志着这首诗是古体诗。

2、大家先来看这首诗的题目,“登幽州台歌”是说作者登上一座叫做幽州台的建筑,极目

四望而心生感触,因此作诗一首。让学生结合书中注释,了解一下幽州台,以及与此有关的

历史。

通过注释,学生知道这座高台是战国时期贤君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仕所建。诗中第一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和“来者”,就是指像燕昭王那样礼贤下士的明

君,诗中的“前”指“历史”,“后”可理解成“未来”,那么,大家明白整句诗的意思了吗?

自己试着疏通一下,然后教师明确:追忆历史,古代贤君已不可复见,向往未来,看不见未

来求才的明君。

师提问:翻译到这里,大家想到诗人登上幽州台是有什么渴望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明

确:渴望遇到一位求贤若渴,像燕昭王那样的明君。那诗人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咱们采用

知人论事的方法,先“知人”。

大屏幕出示陈子昂的背景资料,了解其随武攸宜出征契丹人,屡次进言,而不被采纳,

还被降为军曹,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写下了这

首千古名篇。

3、大家再看后两句,结合注释理解“悠悠”、“怆然”、“涕”等重要词语的意思,尤其强调

“涕”与今天的意义大不相同,古意为“眼泪”的意思。

诗人非常悲伤,甚至掉下了眼泪,联系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大家想一想,诗人这么

伤心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应该能够答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等原因,教师此时要提示学生,这两句诗其

实存在着一个对比,引导学生发现“天地之悠悠”与“独”,形成对比,由此想象到广阔天

地中,浩渺的时

文档评论(0)

156****60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