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语文”生本表达能力培养路径探微.docx

“自然语文”生本表达能力培养路径探微.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语文”生本表达能力培养路径探微

作为一种新教学理念,自然语文教育观认为,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知识,而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对课堂教学展开统筹规划和设计,以导学的趣味性、多元性为抓手,将学生引入自由、平等、开放的课堂中,让他们积极主动展现自我,表达自己独特的认知和看法。新理念的落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融入语文学习的各个模块。口语表达是语文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想更好地践行自然语文教育观念,提升课堂教学维度和深度,教师必须摒弃传统认知,借助多元化教学手段,从不同视角切入,让学生敢表达,会表达,悦表达。

一、情境创设,优化表达环境

自然语文倡导课堂必须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场所,一定要充满智慧与生命活力。这样的课堂呈现一定不是教师抓取知识点,进行细致分析讲解,而是要将知识置于一定的场景中,让学生在感知、体验的过程中生成崭新认知。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借助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环境对学生语言发展产生的正向引导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为了给学生提供最优化的环境,让他们喜欢表达,产生表达欲求,教师不妨结合教学现实情况,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包括图片、实物、媒体情境等,甚至可以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学生感官被激活,在观察中获得感知,在感知中表达欲求呼之欲出。自由宽松的氛围,不仅让学生产生了更强烈的心理期待,能够主动参与到表达中,还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让课堂导入简短而高效。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提前对教学制约因素展开全面调查,并优化教辅手段,让学生在真实、开放的学习情境中进入感知状态。例如,学习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活动伊始,教师展示学生课间在铺满树叶的小路上玩耍的视频资料。学生在观看过程中,逐渐变得激动,进而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传统课堂教学导入方式陈旧,不能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有效调整、设计。教师摒弃传统教学理念,用手机镜头记录下来学生的课间活动,以此导入教学,拉进了学生与课堂学习的距离。教师给出引导:“刚才我们看到了一幅美妙的图画,在这个图画中,你看到了哪些景象。人物?请你仔细观察并进行表述。”观看视频时,学生的情感被激活,结合相关问题,自然能产生表达欲求。学生的观察视角和关注点是不同的,表达的内容自然存在差异。教师巧妙设计,从学生身上寻找突破,顺利将他们由课前玩耍、散漫的状态引入课堂学习中来,提升了学生的专注力,点燃了学生的表达欲求。

记录学生的课前行为,以此为素材,进行展示。在视频观看过程中,学生情感被激活,思维也得以激活。学生一开始对表达没有过多期待,教师从学生本身的行为和语言出发,让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快速拉近了学生与表达之间的距离,他们自然愿意参与其中。此外,教师还辅助以具体可感的问题,教学调动力量异常丰富,课堂顺利启动。

二、话题呈现,激发表达欲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旗帜鲜明地指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必备能力,小学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由此可见,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学共识。影响学生主动表达的因素有很多,话题无疑是最直接、最关键的要素之一。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话题的选择和呈现是极其重要的。学生对话题感兴趣,自然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话题的分析、感知中,表达训练也会如火如荼地进行。小学生兴趣广泛,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求知欲极强。教师在选择话题时可选择维度较广的话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意设置交际话题。话题的选择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限制。学生的兴趣点、话题与文本的关联性、话题本身的新颖独特性,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表达效果呈现。教师必须做好筛选工作,为后续表达活动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用话题吸引学生,无疑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它不仅要求话题独特吸引人,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让他们顺畅表达。例如,学习《找春天》时,教师发现学生对这篇课文很感兴趣。教师没有直接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而是让学生回忆第一课所学内容。“大家还记得《村居》和《咏柳》这两首诗吗?这两首诗中呈现出什么样的景象?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回顾、关联旧识是常用的教学方式,但教师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画面描绘,这样的操作有一定技术含量。学生要想顺利完成任务就需要进行细致思索。第一课所学的两首诗与春天息息相关,在画面描绘中,学生脑海中关于春天的事物都被唤醒。这时,教师投放话题,让学生思考与春天相关的诗句、景物或画面。“说起春天,我就会想到各种艳丽的色彩,粉色、红色、绿色……”“提起春天我就会想到花朵、小草、嫩绿的柳条等。”有了前面内容的铺垫,学生的认知已然得到触动,思维引擎逐渐启动。

表达训练要有交际媒介的依托,话题属于交际媒介的范畴。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和感知点,筛选交际话题,为口语表达指明方向。话题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