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蒙青川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板块四文学类阅读散文18分析思路结构__文思有路遵路识真.docVIP

宁陕蒙青川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板块四文学类阅读散文18分析思路结构__文思有路遵路识真.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备知识——散文文体知识与阅读方法

散文与诗是我的双目,任缺其一,世界就不成立体。——著名诗人、散文家余光中

作为一种文体,好处甚多。一石之嶙,可以为文。一水之波,可以写意。一花之瓣,可以破题。实在自由。——剧作家骆文

一、高考散文特点

年份

卷别

作者

篇名

文类

选文特点

2022

新高考Ⅱ卷

李广田

《到橘子林去》

叙事散文

①就体裁看,以叙事散文与文化游记散文为主。

②就作家作品看,多选现当代代表性作家作品。

③就题材看,选文贴近生活,注重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全国甲卷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节选)》

纪实散文

全国乙卷

萧红

《“九一八”致弟弟书》

书信体散文

2021

新高考Ⅱ卷

废名

《放猖》

叙事散文

全国甲卷

王小鹰

《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

文化游记散文

2020

新高考Ⅰ卷

于坚

《建水记(之四)》

文化游记散文

全国Ⅲ卷

蒋子龙

《记忆里的光》

叙事散文

二、散文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

《辞海》说,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统称“散文”。

广义上的散文,泛指除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类别集合。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狭义上,散文指一种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文学体裁。

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形式。作者往往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感悟,深入地挖掘其中的内涵与哲理。

2.特征

(1)纪实性强

散文具有较强的纪实性质,主张“大实小虚”,即在保持题材大体真实的前提下,可以虚构某些细节,乃至某个次要人物。尽管可以虚构,但散文中的情感绝对是真实的,这一点也是散文真实性的一个重要侧面。

(2)形散神聚

“形散神聚”中的“形”指的是散文中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等,“形”的“散”体现在联想的广泛、时空的纵横等方面;“神”指的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主题、意蕴等,“神聚”是指表达的思想、感情、主旨等是明确、集中、统一的。要想把“散”的材料凝聚为“神”,在结构上往往需要一条线索,把那些“散”的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取材广泛

题材广泛,不受时空限制,联想丰富。

(4)形式灵活

结构多种多样,表达方式自由,语言运用灵活。

(5)语言优美

讲究文采,注意节奏,诗意浓郁。

三、散文种类及高考重点考查文体

1.种类

散文类别

文体特点

表现手法

代表作品

写景状物散文

写景散文

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渲染气氛,烘托情感,表现主题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荷塘月色》

状物散文

描摹刻画具体物件,托物寄意或赋予社会内容情感

托物言志、象征

《白杨礼赞》

写人叙事散文

选取一个侧面或片段记人叙事

叙述、描写

《记念刘和珍君》

议论说理散文

以议论为主,文笔灵活,寓哲理于形象

议论、象征

《我与地坛》

2.高考重点考查文体——文化游记散文

(1)概念

以文化意味突出、文化含量丰富的社会现象或自然景观为写作对象,通过游历名人故居、文化古迹的方式,咏史怀古,阐发作者的认识和评价,有时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借古讽今,引发人们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的散文形式。

文化游记散文将文化思考的“理”与文学创作的“情”结合起来,或讲述文化知识,或感悟文化现象,或评析世态人情。此类散文既充满思考的智性,又不乏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

(2)特点

①文化意识强烈,关注现实性、细节性、深刻性。

文化游记散文通常以历史事件或与历史有关的风情事物为载体,通过写历史,把现实意蕴透露出来,做到以史写实,以事传情,用缥缈虚幻的情境抒写现实情感。

文化游记散文不应只是对古迹的凭吊,对有关历史事实的简单复述,它更需要写作者精细的审美情趣与文化载体的巧妙融合。它通常借助细节来抒写文化自身的魅力,或通过想象的细节还原所写文化名人的生活真实,增添文章的厚重韵味,增加文化散文的真实性、可感性。

文化游记散文要求作者在较为广阔的时空背景中,突出作品的文化意味和文化氛围;从选材上要求抒写文化名人、自然与社会风物或从历史掌故中进行独到深刻的分析。

②游记意识浓厚:记游行踪明晰,作者的情感起伏变化,往往是游踪和情感变化双线并行,语言优美。

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组成纵式结构是游记散文最普遍的结构形式。阅读时,首先要明确哪些段落是总览全貌、哪些段落是分项描写,文章依次写了哪些景物,每一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其次要把握作者的立足点和观察点,明确作者是怎样移步换景的,即作者是怎样把参观到的全貌呈现于读者面前的,方法是找出表明作者的游踪的词语。作者的情感变化往往随着游踪的变化和自然景物的变化而变化。

四、阅读方法

1.理解景、物与情、境的关系

散文以抒情言志为主,类似于诗歌。散文表情达意,主要是通过生活画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