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商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docx

商洛市商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题(卷)

一、单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入表格内,每题2分,共40分)

1.博物馆讲解员说:“这里的人们以粟为主食,还能制作彩陶。”与之相符的遗址可能是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粟”、“彩陶”等信息判断可知该遗址可能是半坡遗址,故选D;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没有培植农作物,排除AB;河姆渡人培植的是水稻,排除C。

2.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族。”在这一汇集和逐步的融合过程中,被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黄帝和炎帝 B.仓颉和黄帝 C.尧和舜 D.大禹和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被称为华夏族”及所学知识可知,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A项正确;传说仓颉创造文字,排除B项;尧和舜是黄帝之后,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排除C项;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被尊称为“大禹”;启开创了世袭制,排除D项。故选A项。

3.小唐同学在参观河姆渡居民遗址时,能感受到()

A.干栏式建筑的巧妙 B.彩陶纹饰的古朴美

C.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D.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河姆渡居民住干栏式房屋,A项正确;彩陶是半坡居民使用的陶器,排除B项;半坡居民还不会制造青铜器,排除C项;甲骨文出现在商朝,排除D项。故选A项。

4.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种姓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因此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标志世袭制出现,B项正确;禅让制是部落首领尧舜禹时期,排除A项;分封制是西周时期,排除C项;种姓制是古印度一种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5.《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一史料所反映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诸侯率兵前往保护周王是为了遵守分封制的义务。故材料反映了周王将宗亲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的史实,体现了西周分封制的内容。故C符合题意;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即部落每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在材料中未涉及,故A不符合题意;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在材料中未涉及,故B不符合题意;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管理行政制度,在材料中未涉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举措是

A.尊王攘夷 B.商鞅变法 C.统一文字 D.统一度量衡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在各国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故B正确;尊王攘夷就是诸侯国维护中原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抵御外来的异族侵略势力,这不利于秦国统一全国,故A错误;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的措施,故C、D错误。综上故选B。

7.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该工程是()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赵州桥

【答案】A

【解析】

【详解】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主持修建都江堰。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工程,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至今仍发挥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7536222719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