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高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带答案】.docx

宜春市高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带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检测

七年级生、地试卷

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20分)

1.小明发现蜜蜂在不停的有规律的跳舞,提出:“蜜蜂跳舞是在向同伴传递信息吗?”此句话属于科学探究步骤中的()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定计划 D.得出结论

【答案】A

【解析】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详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小明发现蜜蜂在不停的有规律的跳舞,提出:“蜜蜂跳舞是在向同伴传递信息吗?”此句话属于科学探究步骤中的提出问题,B、C、D都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像的放大倍数是①和②的放大倍数之积

B.光线过亮时,可使用③平面镜对光

C.高倍镜下,转动④可使物像更清晰

D.下降镜筒时,当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中显微镜的结构:①目镜、②物镜、③反光镜、④粗准焦螺旋、⑤细准焦螺旋。目镜和物镜都具有放大作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倍数与目镜倍数的乘积;反光镜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当光线过强时选用平面镜,当光线过弱时选用凹面镜;细准焦螺旋和粗准焦螺旋都可以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详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A不符合题意。

B.当外界光线过亮时,可使用③反光镜的平面镜对光,B不符合题意。

C.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升降镜筒,粗准焦螺旋可以大幅度的升降镜筒。高倍镜下,转动⑤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更清晰,C符合题意。

D.下降镜筒时,当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防止镜头将玻片标本压碎,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属于观察器具的是()

A.放大镜 B.天平 C.酒精灯 D.烧杯

【答案】A

【解析】

【分析】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

【详解】生物实验常需要观察一些比较细微、细小的结构或物体,用肉眼难于分辨,需要借助放大的工具。而在生物上用于放大的仪器主要有放大镜、显微镜等。其中放大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小,显微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大。所以在观察方式上,一般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可见显微镜和放大镜都属于观察器具。

故选A。

4.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A.有光、无光 B.有光、潮湿 C.干燥、湿润 D.有空气、无空气

【答案】B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对设计探究实验的认识。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详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此题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B变量不唯一,该选项出现两个变量分别是光和水,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用显微镜观察“本”字,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形应该是下列哪种情况()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

【详解】显微镜下成的倒立的图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图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6.红苋菜放在开水里煮过后,水的颜色变红;而将红苋菜放在冷水中,水不变色。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高温破坏了红苋菜细胞的细胞膜 B.细胞中的鱼素受热分解

C.细胞质受热后会产生红色物质 D.叶绿素受热会变成红色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膜具有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的作用。

【详解】细胞膜能把细胞内部与细胞外部的环境分隔开,使细胞内部保持相对稳定,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对进出细胞的物质有选择性。一般地说,对细胞有益的物质可以进入,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同时还能排出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所以说它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红苋菜放在开水里煮过后水的颜色变红,细胞膜透性被破坏,花青素渗出,使水的颜色变红,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7.橘子富含维生素C,常吃橘子对预防坏血病有很大的帮助。橘瓣上的“经络”属于()

A.上皮组织 B.输导组织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90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