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中考语文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

2024年湖北省中考语文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2024年湖北省中考语文真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综合性学习

开展活动可以让语文学习更有意思。小雨和小雯设计了一些语文小活动,请你来参加。

1.下图是小雨展示的“楚”字的早期写法(由“林”和“足”构成)。

请你据此猜想楚国先民的生活画面,用一句话说说:

2.下面是小雯整理的关于“楚”字的资料卡片,请你在(1)(2)处分别补充一个含“楚”字的词语。

“楚”的本义

“楚”的引申义

含“楚”字的词语

“楚”是一种丛生落叶灌木。(比一般灌木长得高,远看一目了然,清晰整齐;制成荆条韧性好。)

清晰明了

清楚

有痛苦、心酸的感觉

(1)

“楚楚”连用表示鲜明整洁、娇柔秀美

(2)

3.小雨和小雯为学校作了一副对联。小雨写的是“情系中华竞芳华”,小雯写的是“根植荆楚育翘楚”。请你确定上下联,参照横批把这副对联工整地抄写到相应位置(见下图)。

二、名句名篇默写

4.小雨在“分门别类辑名句”活动中编写了下面这段话,请你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诸葛亮隐居隆中,“苟全性命于乱世,①”;杜牧赤壁怀古,“东风不与周郎便,②”。周敦颐借莲言志:“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③。”岑参以花喻雪:“忽如一夜春风来,④。”刘禹锡吟诗酬和:“沉舟侧畔千帆过,⑤。”苏东坡望月抒怀:“人有悲欢离合,⑥,此事古难全。”过三峡听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⑦。”登黄鹤楼随诗人吟诵:“⑧,芳草萋萋鹦鹉洲。”……数不尽的经典润泽了荆山楚水,丰盈了中华文化。

三、语言表达

5.小雯搜集的两个门店招牌名(见下图)很有语文味,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品一品,说说你的发现。

四、基础知识综合

6.小雨梳理语文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列举了其中三类,请从每类中选择一处修改。

(1)容易读错的字:A.炽(zhì)热???B.拈(zhān)轻怕重

(2)容易写错的词:A.锐不可挡????B.穿流不息

(3)容易说错的话:A.我惠赠给你的书收到了吗????B.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写的?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

章台①夜思②

唐末五代时期·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③,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④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释:①〔章台〕即章华台,在今湖北境内。②该诗选自《唐诗三百首》。③〔楚角〕楚地的号角声。④〔殊〕尚,还。

这首诗先写“夜”,后写“思”。请结合提示,完成填空题。

7.批注一:立象尽意。首联、颔联借“清瑟”“孤灯”“”“”等意象,写尽孤凄悲凉。

8.批注二:炼字传情。尾联“又”字写出了。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嗟(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时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微①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位相②乎?”不许,复祷之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叹曰:“夫不能利③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

他日,有人谓公曰:“大丈夫之志于相,理则当然,良医之技,君何愿焉?无乃④失于卑耶?”公曰:“嗟乎,岂为是(B)!古人有云:‘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能及⑤小大生民者,固惟相为然,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⑥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C),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年。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

(选自吴曾《能改斋漫录》。根据命题需要,原文有删节)

注释:①〔微〕贫贱。②〔位相〕做宰相。③〔利〕谋求利益。④〔无乃〕莫非,恐怕,表揣测。⑤〔及〕(恩惠)到。⑥〔物〕人,众人。

9.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夫不能利泽生民

查阅词典(①沼泽,湖泽。②雨露。③加恩惠于人。)

(2)尝诣灵祠求祷

课内迁移(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3)无乃失于卑耶

课内迁移(先帝不以臣卑鄙)

(4)下以救贫民之厄

语境推断(联系上下句)

10.请将“也”“夫”“哉”分别还原到文中括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书籍、案列评析、合同PDF、医学电子书、教学设计、课件、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