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研究 (4).docx

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研究 (4).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研究

摘要: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城乡义务教育结合起来,必须把乡村教育薄弱的问题作为重点,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互联网教育,以促进乡村教育的全面振兴。目前,我国的乡村教育还面临着软硬件发展滞后,师资力量不足,教育理念与现代化技术不相匹配的问题。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基础上,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理论指导,推进机制创新,以解决我国乡村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推动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扶贫目标。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教育;教育信息化

引言:当今人类处在一个信息社会,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深入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教育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网络+”,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网络+”。我国《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均将信息化作为我国当前的重要工作之一。由于传播速度快、资源共享、时空不受时空约束等优点,使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逐渐被压缩,有针对性的有效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差距的迫切要求、强调共享性、开放性,有效地提高了教育的公平度,是实现乡村教育复兴的重要手段。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研组织形式。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型教师。教师应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的大平台。

1、乡村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乡村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效。要探索乡村教育信息化的可行途径,必须对其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剖析。

1.1软硬件资源的落后

国家2019年-2020年下拨资金投入改薄二期建设,针对部分地区,义务教育学校“乡村弱”的突出现象进行改善,在完善学校网络环境下,建设专递课堂、同步课堂、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乡村教育的信息化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在硬件和软件方面仍处于落后状态。首先,我国许多乡村学校自身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无法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改革。即使有的学校有硬件,但是也同样存在网络环境和远程教学系统不稳定,所以也需要加强与技术公司的联系,寻求技术支撑,应确保技术公司定期到学校进行检查和维护。其次,许多教学资源都与城市的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缺少乡村地区的数字教学资源。

1.2乡村师资和技术人员的缺位

乡村教师的年龄、知识结构落后、年龄偏大。很多乡村教师对电脑和有关的教学软件缺乏认识,缺乏相应的现代教育资源运用。乡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主要是硬件设施的安装和维修,很难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乡村的教学工作中。

1.3乡村教育观念的滞后

一些乡村学校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不够,没有深入剖析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只知道追求分数,办学理念落后,“同质化”现象很突出。

2、乡村振兴战略下优化乡村教育发展的路径

2.1强化理论指导,持续提升乡村中小学教育信息观念

首先,要摒除传统的乡村学校观念,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其次要加大对网络的信息化的宣传力度,多渠道将网络信息传播到公众面前,通过广播、电视、微信等方式进行网络传播,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教师应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思想上要从工具型思维转向人工智能思维。

提升工程2.0目标: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每人5年不少于50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2.2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提高乡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

要大力推进我国乡村教育的信息化,必须重视乡村教师的信息资源,积极探索和改革。构建了分级信息素质教育系统,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套面向乡村教师的专项训练。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由城乡技术专家、技术人员、一线教师组成城乡应用、保障、科研队伍,形成“协同合作、优势互补、成果共享”工作环境,提高乡村教育信息化水平。此外,要在实施过程中,要创新使用的体制,充分发挥乡村老师的主动性,改变“要我用”的思路,改变“我要用”的思路,加强教师的信息素质,把信息化技术用于课堂上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