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琴》前记_原创精品文档.pdf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竖琴》前记

俄国的文学,从尼古拉斯二世〔2〕时候以来,就是“为人生”

的,无论它的主意是在探究,或在解决,或者堕入神秘,沦于颓唐,

而其主流还是一个:为人生。

这一种思想,在大约二十年前即与中国一部分的文艺绍介者合流,

陀思妥夫斯基,都介涅夫〔3〕,契诃夫,托尔斯泰之名,渐渐出现

于文字上,并且陆续翻译了他们的一些作品,那时组织的介绍“被压

迫民族文学”的是上海的文学研究会〔4〕,也将他们算作为被压迫

者而呼号的作家的。

凡这些,离无产者文学本来还很远,所以凡所绍介的作品,自然

大抵是叫唤,呻吟,困穷,酸辛,至多,也不过是一点挣扎。

但已经使又一部分人很不高兴了,就招来了两标军马的围剿。创

造社竖起了“为艺术的艺术”的大旗,喊着“自我表现”的口号,〔5〕

要用波斯诗人的酒杯,“黄书”文士的手杖,〔6〕将这些“庸俗”打

1/10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平。还有一标是那些受过了英国的小说在供绅士淑女的欣赏,美国的

小说家在迎合读者的心思这些“文艺理论”的洗礼而回来的,一听到

下层社会的叫唤和呻吟,就使他们眉头百结,扬起了带着白手套的纤

手,挥斥道:这些下流都从“艺术之宫”里滚出去!

而且中国原来还有着一标布满全国的旧式的军马,这就是以小说

为“闲书”的人们。小说,是供“看官”们茶余酒后的消遣之用的,

所以要优雅,超逸,万不可使读者不欢,打断他消闲的雅兴。此说虽

古,但却与英美时行的小说论合流,于是这三标新旧的大军,就不约

而同的来痛剿了“为人生的文学”——俄国文学。

然而还是有着不少共鸣的人们,所以它在中国仍然是宛转曲折的

生长着。

但它在本土,却突然凋零下去了。在这以前,原有许多作者企望

着转变的,而十月革命的到来,却给了他们一个意外的莫大的打击。

于是有梅垒什珂夫斯基夫妇(DASAMerezhi-kovski

iZANAHippius),库普林(AAIAKuprin),蒲宁(I

2/10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AAABunin),安特来夫(LANAAndreev)之流的逃亡

〔7〕,阿尔志跋绥夫(MAPAArtzybashev),梭罗古勃

(FiodorSologub)之流的沉默〔8〕,旧作家的还在

活动者,只剩了勃留梭夫(ValeriBriusov),惠垒赛

耶夫(VA

*基(VAVAMayakovski)这几个人,到后来,

还回来了一个亚历舍·托尔斯泰(AlekseiNATolsto

i)〔9〕。此外也没有什么显著的新起的人物,在国*谡争和列强封

锁中的文苑,是只见萎谢和荒凉了。

至一九二○年顷,新经济政策〔10〕实行了,造纸,印刷,出

版等项事业的勃兴,也帮助了文艺的复活,这时的最重要的枢纽,是

一个文学团体“绥拉比翁的兄弟们”(Serapionsbrü-d

er)〔11〕。

这一派的出现,表面上是始于二一年二月一日,在列宁格拉“艺

术府”里的第一回集会的,加盟者大抵是年青的文人,那立场是在一

3/10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切立场的否定。淑雪兼珂说过:“从党人的观点看起来,我是没有宗

旨的人物。这不很好么?自己说起自己来,则我既不是共产主义者,

也不是社会革命党员,也不是帝制主义者。我只是一个俄国人,而且

对于政治,是没有操持的。大概和我最相近的,是布尔塞维克,和他

们一同布尔塞维克化,我是赞成的。……但我爱农民的俄国。”〔12〕

这就很明白的说出了他们的立场。

但在那时,这一个文学团体的出现,却确是一种惊异,不久就几

乎席卷了全国的文坛。在苏联中,这样的非苏维埃的文学的勃兴,是

很足以令人奇怪的。然而理由很简单:当时的革命者,正忙于实行,

惟有这些青年文人发表了较为优秀的作品者其一;他们虽非革命者,

而身历了铁和火的试练,所以凡所描写的恐怖和战栗,兴奋和感激,

易得读者的共鸣者其二;其三,则当时指挥文学界的瓦浪斯基〔13〕,

是很给他们支持的。讬罗茨基也是支持者之一,称之为“同路人”。

同路人者,谓因革命中所含有的英雄主义而接受革命,一同前行,但

并无彻底为革命而斗争,虽死不惜的信念,仅是一时同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