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文修辞技巧知识点强化练习.docx

高三文言文修辞技巧知识点强化练习.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文言文修辞技巧知识点强化练习

1.前言

高三阶段是高考复习的关键时期,文言文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修辞技巧的掌握对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针对高三学生,对文言文修辞技巧进行详细的解析和强化练习。

2.文言文修辞技巧知识点

2.1比喻

比喻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某种意义。比喻通常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

例1: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解析:此处将“吾尝跂而望”与“不如登高之博见”进行比喻,说明只有亲自去登高,才能获得更广阔的视野。

练习:请将下列句子进行比喻的改写。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2比拟

比拟是通过将人与物、物与物进行类比,以形成某种特定的意境或情感。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例2: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解析:此处将风拟人化,用“风萧萧”来形容风的凛冽,增强了诗句的凄凉感。

练习:请将下列句子进行比拟的改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松柏之后凋也,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3夸张

夸张是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或性质,以突出其某种特征,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例3:

“庐山谣曰: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解析:此处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山的巍峨和海的深邃。

练习:请将下列句子进行夸张的改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4对偶

对偶是通过将两个相对应或相似的词语、短语或句子进行对称排列,以形成一种平衡、和谐的效果。

例4:

“岁月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

解析:此处通过对偶的手法,形成了字数相等、意义相对应的两个句子,表达了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

练习:请将下列句子进行对偶的改写。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2.5排比

排比是通过将几个意义相关、结构相似的词语、短语或句子进行并列,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例5:

“欲速则不达,见利思义,见贤思齐。”

解析:此处通过排比的手法,将三个具有相似结构的句子进行并列,强调了在追求速度和利益时,应考虑道德和贤德的重要性。

练习:请将下列句子进行排比的改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强化练习

请根据上述知识点,对下列文言文句子进行分析和改写。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比喻)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夸张)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对偶)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比拟)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排比)

4.结语

文言文修辞技巧是高三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对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和排比等手法的理解和练习,可以##高三文言文修辞技巧知识点强化练习

练习一:比喻

原文:“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解析:这句话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的曲折。

改写:这条路如同一条蜿蜒的蛇,曲折地盘旋在岩石之间。

解题方法:1.识别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和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2.确定比喻词(如何、如同、犹如等)。3.将喻体和比喻词融入原句,进行合理的改写。

练习二:比拟

原文:“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解析:这句话通过比拟的手法,将群山比作赴约的队伍,形象地描绘了山势的壮观。

改写:群山如同赴约的勇士,浩浩荡荡地奔向荆门,而那孕育了美人的村庄仍然静谧存在。

解题方法:1.确定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类比关系。2.在原句中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将类比关系融入句子。3.保持原句的意境和情感,进行改写。

练习三:夸张

原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解析:这句话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蜀道的艰难险阻。

改写:蜀道的艰险程度,简直比登上蓝天还要困难。

解题方法:1.确定被夸张的事物和其特点。2.选择合适的夸张方式(如过度强调、比较等)。3.将夸张手法融入原句,进行生动的改写。

练习四:对偶

原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解析:这句话通过对偶的手法,形成了字数相等、意义相对应的两个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改写:桃花潭水深千尺,难比汪伦深情意。

解题方法:1.确定两个相对应或相似的词语、短语或句子。2.保持字数相等,将两个部分进行对称排列。3.确保两个部分意义相对应,形成平衡和谐的效果。

练习五:排比

原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解析:这句话通过排比的手法,将海洋和天空的广阔与鱼跃和鸟飞的自由相对应,表达了无限可能的意境。

改写:海洋辽阔,任凭鱼儿跃动;天空高

文档评论(0)

182****17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