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目标分层教学实验研究.doc

课题名称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目标分层教学实验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1:

编号:

荔湾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小课题

申请·评审表

课题名称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目的分层教学实验研究

课题负责人李婉雪

单位名称(盖章)广州市荔湾区芦荻西小学

联系电话:

E-mail:

申报日期2023年5月12日

制表单位: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科研部

二OO七年三月

课题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名

李婉雪

性别

民族

出身年月

1969、8

职务

教师

职称

英语小学高级教师

学科

英语

最后学历

大专

最后

学位

研究起止时间

2023年5月—2023年7月

工作单位

广州市荔湾区

芦荻西小学

联系方式

(办公室(手机通讯地址

广州市光复北路芦荻艺圃3号

邮政编码

510170

电子信箱

申报人近5年所主持的课题研究(含子课题)及完毕情况

课题名称

批准单位

批准时间

完毕情况

二、课题组成员情况(含负责人和指导人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专业

工作单位

在本项目中的分工

李婉雪

38

小高

英语

荔湾区芦荻西小学

网络实验

余惠明

27

小一

英语

荔湾区芦荻西小学

网络实验

何文仪

40

小高

英语

荔湾区芦荻西小学

非网络实验

三、课题论证

(一)问题的提出(研究的背景、理论依据、现实意义、创新之处等)

作为身处教学一线十几年的教师,我们深深感受到: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四、五十个学生集于一堂,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接受和理解能力相差悬殊,存在差异性。如按统一标准规定他们,势必出现“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情况,不利于挖掘优生的潜能和保护后进生的学习自信心,而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教学能较有效地改变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中,学生由于学习需求差异而导致的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状况,网络环境能为学生提供目的分层教学,学生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层次的目的进行学习,做到立足于素质教育,针对学生实际,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因此,我们提出《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目的分层教学实验研究》。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分层教学并不是全新的事物,它在上个世纪初的美国就已经出现。在我国,分层递进教学改革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上海率先提出实验的。分层教学是优化单一班级授课制,体现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的有效途径。但开展此项实验的以中学居多,以单个学科的实验研究居多。目前,有个别学校、个别学科开始开展目的分层教学。

(三)研究目的

1.通过实验研究,探讨和构建网络环境下小学各学科分层教学的实行办法及操作模式,实现校内资源(涉及生源、师资和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益。

2.通过实验研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实践创新精神,令每个学生都能在其“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

3.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实现学校的可连续发展。

(四)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内容是:

在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目的分层教学的实行办法及操作模式。以实验班内目的分层教学与非实验班非目的分层教学进行长期跟踪、数据记录,对比分析实验结果,并形成有效数据和、教学随笔和论文。

(五)研究方法

本实验以分层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突破口,采用行动研究法,采用“自然实验法”,同时“行动研究法”和“系统方法”(综合解决方法)在小学数学练习教学的自然进程中进行实验和研究。

(六)研究环节1、实验前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摸查,并根据学生平常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教师把实验班学生进行主体分层A、B、C。

2、在实验中对A、B、C三个层次的学生进行目的分层教学。

3、通过一段时间学习,根据学生知识和认知水平提高情况可进行层次的调整。

4、收集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

(七)预期研究成果及形式

实验数据分析、教学随笔、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课件、论文和学生优秀练习作品等。

(八)完毕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能力、已有的研究基础、研

文档评论(0)

姚启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80后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