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把握“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的三重意蕴.docxVIP

【党课讲稿】把握“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的三重意蕴.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党课讲稿】把握“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的三重意蕴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这一论断,从多个维度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丰富意蕴和重大意义,为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前进

方向。

“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思想解放探索历程的时代

续章

要想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作为“又一次思想解放”的理论意义,就必须从整体审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轨迹。在这一进程的每一关键处,思想解放都具有拨云

见日的重大理论先导意义。

翻开百年党史,从五四运动的开展,到延安整风运

动的思想洗礼,再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思想解放,对各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进行批判与清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毛泽东思想,形成了“第一个结合”的

理论瑰宝。

在坚持“第一个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第二个结合”,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的又一次思想解放。从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到共产国际宣布解散时中共中央宣告:“中国共产党近年来所进行的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的整风运动就是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从1940年初毛泽东、张闻天等同志强调要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开展对旧传统的批判性审视,到1956年商讨《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修改意见时,提出要进行“第二次结合”;从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重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结论,到《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

作出“新中国的成立,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开始了伟大的

中国文明的复兴”的重要论断……回顾党这一方面革命、建设与改革历程,可知,“第二个结合”是“第一个结

合”的延伸与拓展,是“第一个结合”发展的必然结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与沉淀,党对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实现新的升华。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再到“‘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以及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等,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

根本遵循。

“第二个结合”使我们党又一次思想解放聚焦问题

靶向

“第二个结合”作为新时代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产物,着眼于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世纪难题,在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思想进程中实现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

又一次与时俱进。

就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上,“第二个结合”推动了思想解放。过去,人们存在“传统就是过时的、落后的,要建设现代文明就必须抛弃传统”的偏见性思维,“第二个结合”则解构了这一形而上的思维方式,强调了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

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积历史之厚蕴,更展宏图,再谱华章。我们不能割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连续性,而应当着眼“五千多年中

华文明深厚基石”之“古”,挖掘与发展党的创新理论

之“今”。

就中与西的关系上,“第二个结合”推动了思想解放。过去,人们易陷入不加判断的“拿来主义”、将西方思想奉为圭臬,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也使一些人一度丧失了历史与文化自信。持文化之独特,立足实际,筑牢自信。“第二个结合”引发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就是要摆脱错误思潮的樊笼,就是要通过传承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与和平性,促使中西优秀文化实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和谐状态,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做到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

国经验,把中国经验升华为中国理论。

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上,“第二个结合”推动了思想解放。以往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本源的理论谱系。“第二个结合”则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两者虽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契

合性。携文化之共通,高度契合,互相成就。从马克思

主义主张的“自由人联合体”与中华文化强调的“协和万邦”,到马克思主义主张

文档评论(0)

阿弥陀佛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