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指头陀”寄禅与北京法源寺.docx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八指头陀”寄禅与北京法源寺

法源寺是北京城内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寺庙,唐时名为悯忠寺,清雍正时重修并改为此名。法源寺的样式与一般汉传佛教寺庙并无太大差异,但法源寺的重要意义绝不仅仅囿于历史悠久,其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地缘价值决定的。换句话说,北京兴则法源兴,北京衰则法源衰,法源寺的地位与北京这座城市的地位息息相关。1912年3月,袁世凯接替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首都由南京迁至北京,法源寺也正因此显现出重要的地位。只是1912年的法源寺里,上演的却是一幕佛教的悲凉景象,该寺在是年11月发生了一件影响全国佛教界的大事――寄禅之死。

寄禅(1852-1912),名敬安,俗名黄读山,湖南湘潭人。18岁在湖南湘阴法华寺出家,后因自燃左手两指头供佛,又名“八指头陀”。他擅长写诗,身在佛门,而心萦家国,也是当时著名的爱国诗僧。寄禅喜欢到处游历,曾先后出任衡阳罗汉寺、南岳上封寺、长沙上林寺等六处湖南寺庙的住持,52岁时又受邀出任浙江天童寺住持。1906年,应“庙产兴学”狂潮,寄禅首创宁波僧教育会,被推为浙江省僧教育总会会长,并担任长沙僧教育会长,曾率众进京请愿,与清政府交涉,维护了寺庙权益。因盛名在外,1912年时,寄禅在上海出任中华佛教总会的首任会长,更于是年来到北京法源寺。

寄禅赴北京法源寺,与当时混乱的局势有关。1911年底,随着武昌起义爆发,长江下游纷纷响应武昌首义,但新募得军人很多都驻扎在佛教寺观。乡里的无赖也借着“光复”之名,穿上件军服便凑到一起去寺庙逼僧人出资,或逼僧人当兵。各地僧人因前述种种状况,惊恐逃走。寄禅深为佛教寺庙之废置而忧虑,不过在了解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政治革命学说之后,他又感到欣慰,觉得:“政教必相辅,以平等国行平等权,我佛弘旨,最适共和。”并由此对共和充满了期待。时逢“提拔寺产,兴办学校”的口号在社会上酝酿,使寺庙受到威胁。为保护寺产,安定佛教,敬安禅师出面,联络江、浙诸山长老,准备筹划发起组织“中华佛教总会”。为此他曾就筹集佛教总会及请求政府保护佛教等事,亲赴南京拜谒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并得孙之应允。孙中山在《复佛教会函》中称:“民国约法第五条,载明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一条第一项载明人民有信仰之自由,条文虽简,含义甚弘,是贵会所要求者,尽为约法所容许”,并转令相关部门办理。于是在1912年4月11日,由全国17省僧侣参加的中华佛教总会于上海留云寺成立,公推寄禅为会长,本部设于上海静安寺,机关部设于北京法源寺,并以此电告北京政府内务部,请求同意并发布政令,但却未获回复。

中华佛教总会的成立,实为中国佛教史之大事。成立全国性的统一组织,可以团结力量保护庙产与佛教的发展,使得佛教摆脱了分散无秩序性、各自发展的状态,向现代模式转型。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注意到时局的莫测变化。孙中山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允许并希望佛教组织代表佛教之民声,但随着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民国政权的重心已经转入袁世凯与北京政府手中。应允佛教请求的是南京临时政府,制令的却是新成立的北京政府,这也着实增加了变数。北京政府为了区别于前临时政府,或者出于不愿意看到佛教力量的团结与凝聚的考虑,故意为难佛教。当时湖南等地发生攘夺寺产、销毁佛像事件,当地僧侣联名具状内务部,请求答复,但北京政府内务部拒不回复僧侣之联名请求。同时云南、安徽又出现了破坏寺产之事,各地佛教面临严重生存危机。寄禅身为湘籍子弟,故应湘僧之请,约请各省僧界代表在上海开会,共商对策。众人推敬安以中华佛教总会会长身份,晋京请愿,为打开佛教发展之局面,寄禅于1912年10月中旬义不容辞北上交涉,曾言:“吾生平不可至北京,今为教当一行耳”。

1912年11月1日,寄禅抵达北京,并在法源寺住下,这也是他第一次到北京,而自己的弟子道阶刚刚升任法源寺住持。11月5日晨,在法源寺散步的寄禅有感而发,写就绝笔诗,题为《壬子九月二十七京都法源寺晨闻鸦有感》:

晨钟数声动,林隙始微明。

披表坐危石,寒鸦对我鸣。

似有迫切怀,其声多不平。

鹰隼倏已至,一击群鸟惊。

恃强而凌弱,鸟雀亦同情。

减余钵中食,息彼人中争。

我身尚不好,身外复何菅。

惟悯失乳雏,百匝绕树行。

苦无济因资,徒有泪纵横。

觉皇已去邈,谁为觉新民。

此诗反映了寄禅护教心切,渴望变革的心声,诗中以鸟雀间的恃强凌弱,联系现实境况,暗喻佛教不得保护而遭受的屈辱,同时也反映了民国初期社会弱肉强食、公理难争的黑暗现实,尽显作者悲愤而又无奈之心境。

休整九日之后的11月10日,寄禅与道阶来到内务部礼俗司交涉。寄禅随身带着经众僧尼讨论后形成的保护寺院条款誊正稿,盼望内务部审查后再以民国政府的名义作为法律颁布,借以保护全国各地寺院的合法利益。没想到内务部礼俗司长杜关却先发制人,在寄

文档评论(0)

183****53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305113400003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