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到底值不值.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大学到底值不值

两代人眼中的高考沉石绘

两代人眼中的高考沉石绘

媒体报道,从上世纪70年代“喝一碗绿豆汤、怀揣俩鸡蛋进考场”到现在“一对一补课、特制营养餐、租学区房”,今年高考

期间,有网友总结了历年“高考账单”的变化,称备考成本30年来涨幅超过8万倍。一时间,“高价备战高考值不值”,乃至“上大学到底值不值”成为热议焦点。

曾经被视为“鲤鱼跳龙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渐成人们理性思考与选择的可能路径之一。高考成本与读大学成本的变化,意味着什么?人们对待高考态度的变化,又意味着什么?

高考成本飞涨折射教育尴尬

■顾骏

高考时节,网络上自然少不了各式与高考有关的应景帖子。但说到“高考账单30年涨8万倍”,实在有点哗众取宠,故作惊人语罢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大地百废待兴,不但消费水平普遍低下,而且有能力参加高考的学子少之又少,绝非一个“高考5

毛钱”的经济指标说明得了。反过来,现在各个阶层贫富分化,在子女高考上不同家庭的投入千差万别,“花费4万元”又岂是山区

贫寒家庭所敢“奢望”的?为求惊世骇俗的效果,不惜将不可比的事物,硬是牵扯到一起,只能算作煽情手段,而没有多少科学对比或历史分析的价值。

不过,此网帖虽然迹近胡闹,却歪打正着,抖搂出一个问题,那就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倾其所有,送子女进大学,希望得到人生发展更广阔的空间和前景。确实,“订营养餐、租学区房”等开支并非必要,但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以及由此加大投入力度有目共睹,对围绕教育特别是高考形成的产业链之发达有目共睹,对同教育本身没有多少关系甚至背道而驰的商业化服务之“无微不至”有目共睹。

然而,一方面,商业化的教育服务势头正旺,另一方面,放弃高考的高中生与日俱增。这一热一冷的巨大反差,给人一个直观感受就是——今日中国的各类教育服务似乎只是一个服务家长“望子成龙成凤欲望”的产业,而不是帮助学生人格成长,增长国家创新实力的领域。与名目繁多的助考服务只是帮助学生“敲开大学门”的手段,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动手本领和交往能力几乎毫无关系一样,所谓“应试教育”就是让12年的基础教育仅仅成为“大学敲门砖”。学生一旦如愿进入大学,几乎当下就得“回炉重造”,因为只有成功摆脱了中学“题海战术”所导致的僵化思维,大学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发展个人潜力、推动社会进步的价值。任何观察中国当下教育的人,都不能不为在“高考产业链”高速高效的运作下,中国的中学生近乎偏执的学习狂热和成为大学生后近乎麻木的学习冷淡之间的反差,深感沮丧。教育正在失却其本身的意义。因此,“高考成本上涨8万倍”的说法尽管荒诞,却准确地戳中了中国教育乃至中国社会的一个痛处。

放在这个背景下看,越来越多的学生及其家长作出的弃考决定,就不仅是对家庭教育“投入产出比”的彻底失望,而是深深质疑所有投入最后除了让寄生在“高考产业链”上水蛭般的生意人,包括学区房的中介机构、教辅材料的出版机构、“一对一补课”的培训机构赚得盆满钵满之外,对学生、家庭、国家和全社会到底还有什么正面的产出?教育产业的增长同弃考人数的增长相比,更不用说同大学生学习冷淡的程度增长、国家期盼具有原创能力的高级人才的急切程度的增长相比,之间的反差不是太大了吗?

网络生存的铁律是只有击中了公众的敏感神经,才会有奇高的点击率。网络炒作的热度是公众内心焦虑乃至焦灼程度的指示器。就此而论,“30年高考成本上涨8万倍”的结论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国人已经越来越不能容忍这个民族花这么多冤枉钱,却无法收获教育应该产出的结果。或许,这正是怪诞网帖的价值所在。(作者系上海大学教授)

面对高考的多元选择是社会进步

■刘化喜

不管是“高考成本上涨8万倍”的统计,还是百万学子放弃高考的新闻,其实传递的是同一个价值判断:高考成本越来越高,

以至于很多人已经开始用脚投票,逃离高考。可问题在于,这样的论据难以让人完全信服。所谓高考成本涨了8万倍,计算标准明显前后不一,夸张的成份太多。而百万人弃考也需要具体分析,有的学生是因为成绩不佳主动放弃,而并非可以上大学而宁愿不上,也有的学生是因为选择去国外留学,同样不可简单以逃离高考论之。

当然,尽管论据并不完美,但读书成本的迅猛攀升,是个不争的事实。择校费、奥数班、学区房等,虽然不能完全算是高考的必要成本,但的确是现在许多家庭需要为孩子上学付出的普遍代价。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对许多孩子来说,实际支出可能远远不止新闻所说的4万元。而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起薪低,类似大学毕业生工资不敌农民工的新闻时有可见。虽然这样的类比同样不科学,但这一切无不冲击着人们对高考的态度,也引发了舆论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