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随堂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VIP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随堂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选择题

1.(2024·广东惠州统考)察举制度初行时,郡国实行不力,有的郡不荐一人。为此,汉武帝下诏严加督责,并制定了严厉的处罚办法:“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当免。”汉武帝此举()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打击了豪强势力

2.(2023·浙江绍兴期末)《晋书·段灼传》中记载了段灼曾上表给晋武帝:“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A.已成为维护世家大族特权的工具

B.选拔官员非常重视品德与才能

C.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D.强化并完善了官员的考核制度

3.(2023·浙江高考真题)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寒门等级森严,“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唐初,三品以上高官“欲共衰代旧门为亲,纵多输钱帛,犹被偃仰(随俗应付)”,唐太宗特地下诏“禁卖婚”,以打击旧士族。南宋史家郑樵云:“自五季(五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上述材料表明,魏晋之后()

A.科举取士制度趋于完善

B.妇女社会地位日益上升

C.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

D.社会成员实现身份平等

4.(2024·广东梅州校考)钱穆曾写道:“自西汉以来,早已将政权开放给全国各地,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唐代更是出现了“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的说法,但是“部曲、杂户、工贾殊类”却无权参加考试。这主要体现了唐朝科举制()

A.引领教育风尚 B.维护社会稳定

C.促进阶层流动 D.开放范围有限

5.(2024·福建三明一中)东魏、北齐时期,吏部铨选除看重门第外,还开启了考试取人之法,虽然录取结果并非完全取决于成绩,依然看重门第,但士族和寒人均可参加。这反映出当时()

A.选官权力逐步下移

B.门阀势力呈现颓势

C.按才选官成为趋势

D.各个政权统治稳定

6.(2024·福建厦门湖滨中学)汉朝时期各级吏员都要接受考课,郡国在每年年终时要派官员赴京报告生产、税收、财务、户口、刑狱等情况,并接受考课。尹湾汉墓出土的《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所记迁除实例约110多个,其中标明“以功迁”的有70多例,占65%。这表明此时()

A.官吏升迁基本依据考课

B.统治思想追求儒法杂糅

C.官员选拔主要依据功绩

D.治国理念渐趋务实功利

7.(2024·山东日照联考)我国古代历来都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以此作为对县官奖惩的依据;唐朝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包含德、勤、能、绩四个方面;明朝制定更加严密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者相辅进行。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

A.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8.(2023·江苏南通期末)清朝都察院为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对六部、各行省、京城、宗人府和内务府衙门等官员进行监察。在地方监察中,各省总督、巡抚、按察使司、巡道共同负责地方监察工作。这反映出清朝()

A.监察制度运作的规范性

B.官员选拔机制的完善性

C.监察主体呈现的多元性

D.吏治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9.(2023·安徽滁州期末)下表为元明清三代监察制度演变,据此可知()

朝代

机构概况

主要职责

元朝

御史台,全国划分为二十二道监察区,称肃政廉防使司

定期巡察本道内各路、府、州、县,监察各级官员,纠肃风俗,监督铨选等等

明朝

全国划分为四十一道监察区,设巡按御史

考察官员,复核和受理诉讼案件,照刷诸司文卷,考察政教民情,举凡吏政、刑名、治安等,无所不察

清朝

中央监察机关都察院

监察行政权、弹劾官吏权,监督科举考试和监察官吏考核权、财政审计权等

A.元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设置监察优化国家管理

C.地方监察官员权高位重

D.明朝监察重在政教民情

10.(2024·陕西渭南统考)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这一变化反映了()

A.秦汉爵号等级的开放性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C.血缘世袭制走向终结

D.社会制度转型对阶层流动的影响

11.(2023·四川自贡期末)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主考官苏易简恪尽职守,为免徇私,主动赴贡院避免与举子见面。此后,一经任命为知贡举(主考官)的官员必须立即锁宿,后成为常制。真宗时还两次下诏,重申这一制度,锁院制度遂得以确立。据此可知,宋代科举()

A.保障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B.考试流程最为严密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