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习俗.docxVIP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精选20篇)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他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和许多的有的习俗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清明节的习俗,希望能帮助到您。

清明节的习俗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诉说着思念与哀伤。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扫墓和祭奠、追思已故亲人的日子。

清明节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这些习俗随着岁月交替和社会变迁,有些已经逐渐被遗忘,连一丝记忆都不复存在,有些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在旧时的青岛,清明节也被看作是一个大节气。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每家都要断火,吃冷食。冬至后105天谓之寒食,从前的这一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人们在清明前两天就开时断火,即天不亮就把饭做好,直到落日后再烧火,以示对亲人的怀念,由于人们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逐渐将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

在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比较盛行,扫墓俗称“上坟”。这一天要去祖坟上填土整坟,扫除沙尘杂草,上香、烧纸,举行祭礼。有的人家要利用这一机会修整坟墓,大多数是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别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所以说,无论家里多穷,清明节都是要去上坟的。人们祭祀完毕,都要进行野餐,将上供的食品吃掉,也就是吃福根,以向先人表示节俭之意。

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鸡和鸡蛋。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清明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鸡蛋和小鸡,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学生要带鸡蛋给老师以表敬仰。另外,清明节时将印有蝎子图案的纸贴在家里,家中不招蝎子、蜈蚣,尤其是在农村特别盛行。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民间谚语。清末民初,农村一带开始合理安排农时,清明节这天,好多农家给牲口吃高粱米饭,俗语:“打一千,骂一万,不忘清明节一顿高粱米饭。”吃高粮米粥、麦子粥、玉米粥,表示日子步步高,这一天用粥要让牛、驴等饱餐一顿,以犒赏它们一年的辛劳。

清明节的习俗篇2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识先辈,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人。感悟人生的价值,去除先辈遗留的干枝枯叶,保留可借鉴的新芽。弘扬正能量。世世代代,清清楚楚的修正日,每年4月4—5日。

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户外活动,像踏青、郊游、荡秋千等等,在祭奠追思的感伤之余,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

踏青

清明之时,正值春回大地,人们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怡乐融融。也有人特意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老兄,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也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清明节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代,女子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机会,故女子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开心,民间亦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折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节,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支柳条,拿在手中把玩,亦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或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极为普遍的习俗。而且,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因此,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也有祈福辟邪之效。清明插柳,也可能与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习俗有关。不过,在今天,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损害,不提倡。

那么,清明节为何要折柳呢?有流传下来的说法讲,清明节插柳植柳的风习,是为纪念各种农业生产工具的发明,并曾”尝遍百草“的神农氏。还有一种是说,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将其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来传入民间。

虽然折柳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这些风俗仍承载着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

蚕花会

清明节的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古代,清明节,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尤为精彩隆重。

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余项活动。这些活动,绝大多数都在船上进行,但也部分在岸上,极具水乡特色。近几年,乌镇香市活动中的蚕花会,仅有迎蚕神、踏白船、翘高等几个项目,大有潜力可发掘。

蹴鞠

清明节活动中,“蹴鞠”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活动。蹴鞠的

文档评论(0)

leet1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