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均教育经费差异性分析的方法及应用评介.pdf

我国生均教育经费差异性分析的方法及应用评介.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生均教育经费差异性分析的方法及应用评介

■生均教育经费差异性与教育公平

生均教育经费差异性分析在教育财政学研究中非常常见。教育财政学

对于教育资源(特指公共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的定义为“给予条件

相同者相同的待遇”,以及“给予条件不同者不同的待遇”,前者称为

“横向公平”,后者称为“纵向公平”。“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的

划分使得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的度量具有了可操作性。在研究实践中,

通常要根据不同的“条件”,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不同的群组,区分“弱势

群体”和与之相对的“强势”或“正常”群体,不同群组间的生均经费应

该具有差异,所谓“弱势群体”应该得到更多的生均经费拨款,或得到其

他形式的资源倾斜,否则不满足“纵向公平”的要求;而各群组之内,个

体的经费或资源占有应该没有差异性,否则不满足“横向公平”的要求。

也就是说,考察“纵向公平”要看组间差异,考察“横向公平”要看组内

差异。

■生均教育经费差异性分析方法及应用

1.平均数和方差分析

平均数比较是应用最为普遍的生均教育经费差异性分析方法。简单的

平均数比较即可以直观呈现组间差异,可用于对“纵向公平”的分析,如

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之间、普通学校和特教学校之间的差别分析。在假

定不应区别对待的情况下,平均数比较也可用来描述“横向公平”状况。

如城乡、校际差异,不同地区的教育经费收入、支出水平差异等。方差反

映组内个体对平均值的平均离散程度,是测度“横向公平”的手段。有的

研究也用个体值与平均数的差来反映组内差异。计算平均数和方差/距平

值的结果有助于对教育资源分布的公平性做出定性判断,简单易用,比较

适合进行简单情境下的静态分析。

2.不均等指标和指数

在进行生均经费分析的过程中往往要考察和比较不均等程度,即个体

之间的差异程度,比较常用的指标是极差或调整的极差。但极差是有量纲

的,不适合做跨国家或不同资源类型的不均等程度的比较;在进行不同时

点的比较时,也容易受到时间价值的影响。而“极差率”或调整的极差率

是相对数,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在现有的研究中,更常用的测量教育经

费不均等程度的指标是变异系数(标准差除以均值),是消除了量纲,并

且标准化了的个体间差异或离散程度。

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研究对象个体数量众多,个体间的差异状况复杂,

分布不均匀,使用简单的不均等指标,如极差率和变异系数容易受到奇异

值的影响,也不能充分反映总体中个体分布的细微变化,因此一些相对复

杂的指数也被引入到生均教育经费差异分析中来。应用最广泛的包括基尼

系数、泰尔指数、Mcloone指数、Vertergan指数等,这些指数的标准化

程度更高,取值都有上下极限。

3.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化财政政策效果的“统计迷雾”

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政府开始致力于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公共教

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的义务教育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重大工程不断付诸实施。但是,很多研究都发现,生均教育经费高度不均

衡的状况似乎一直没有“有目共睹”的显著变化,如梁文艳、杜育红

(2022)的研究,利用省级义务教育生均经费的极差、极差率和变异系数

的比较,发现2003-2006年,小学和初中阶段的经费差异状况都没有非常

大的变化,其中小学阶段略有扩大,初中阶段略有缓解;而李祥云(2022)

计算省级义务教育生均经费的基尼系数结果发现1999-2005年间,小学生

均事业性经费的基尼系数略有下降,但初中生均经费的基尼系数有所提高。

这些研究的结果,很容易让人怀疑这些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在改善义务教育

资源配置公平方面的效果。但是,这些令人有些不解的结果的出现,可能

在一定程度上与分析方法有关。

1.平均数与方差的“不完全测度”特征

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分析,最终要落实到个体学生的资源获得才能

得到确认。利用经费平均数进行分析和比较,往往会掩盖个体单位资源差

异的千差万别的情形。尽管平均数可以与方差相结合,但有些情况下仍然

会得出虽然一致但不准确的结论。举例来说:假设有A和B两个行政区域,

A的生均教育经费水平高于B,若A行政区获得额外教育资源并用来给予

辖区内的弱势群体(如残疾儿童)经费补偿,则无论均值和方差都将显示

两个行政区之间的经费不均衡扩大,掩盖了局部教育公平改善(A行政区

纵向公平状况改善)这一事实(如果先前A行政区弱势群体的资源获得低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