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龙讲伤寒论1-8.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文龙老师讲伤寒论学习笔记

PAGE2

第一讲

经方派用药出方原则:1、药简力专,一方只解决一个主要病(略顾其它)。【王老师的重要思想: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例悲伤欲哭,老是掉眼泪,先用干麦大枣汤一周内解决它)2、药本身不治病,药起疏导元气的作用,辅助人体调动自身元气防卫功能。3、多病同出时,可出联合方组医治,这也是经方派用药出方思路可参考阅读山西门纯德先生的著作。

以下按人卫版《伤寒论》为教材按条辨讲解分穿插相关应用案例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讲解:脉浮,浮脉就是手指腹轻触、轻搭手的寸关尺部位皮肤可感知有脉象,指脉,如水飘木,不经重按(重按则消失)。病邪入表,人体防卫系统在体表再之相抗,所以才会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头面部、脖子颈项等部位僵硬活动不自如,疼痛。恶寒,就是怕冷。

补:第一条讲的是太阳病的总纲。感冒发烧、风湿、类风湿、产后风、鸡爪风等都是怕冷,都属于表症(皮、肉、骨),用方思路都可以适用【桂枝汤】或者【麻黄汤】加减。并且有些表症并不一定都是衰败型的,很多都是亢奋型的表症。所以太阳症并不单指感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讲解:1、发热,汗出不彻,积于皮下,荣卫抗邪,故生热,热不得通道而出。2有汗,指全身有部分部位(腋下、手心脚心、脖子、后背、鼻尖等)出过微汗,皆视为有汗(汗的一部分为体液,一部分为血脉中水液),但汗不彻底,所以会发烧,但因有部分汗得出,故先期不会出现高烧。3、恶风,就是怕风吹。4、脉缓,结合前面太阳病总纲脉浮,就是脉浮而缓。脉缓,不是指脉的跳动力度速度缓,而是指脉形缓,因为出了汗,脉管不够充盈,如皮球泄了气,所以跳动形缓。其中【汗出】为【中风】主证,需仔细询问及分辨,也是区别【桂枝汤】和【麻黄汤】的主要症状。(病人中风主要表现为肌肉酸软无力)

【补】恶风,怕风吹,不止是感冒,有些皮肤过敏也属于此类,如风吹疹起,鼻子过敏,都属于营卫不和所致。如有汗出,则出方以【桂枝汤】为基础进行加减。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讲解:必恶寒,体痛,恶寒就是怕冷,原因是全身毛孔紧闭,汗出无门,汗不得出,积于皮、肌、骨之间,故体痛。呕逆,呕主要是食管的非正常反应,表现为干哕,逆是气管和食管均有气上逆,气下行为顺,上冲为逆,气逆表现为咳或者喘。阴阳脉俱紧,指阳寸脉和阴尺脉俱浮而紧如弓弦拉满紧绷之状。(病人伤寒主要表现为肌肉、骨节疼痛,可见高烧或者低烧)。条中必恶寒,怕冷是【伤寒】的主证之一。

【二、三】条,讲的是太阳病的二种症状,一种是中风一种是伤寒,这二

种需要仔细辨证。1、发热:中风一般低热,汗出怕风吹,伤寒则是无风也怕冷。2、体痛:中风肌酸软无力,伤寒,头、皮肌骨节皆疼痛难忍。3、脉象:中风脉浮而缓,伤寒,阴阳脉俱浮而紧。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静者,为不传,若脉数急者,为传也。

讲解:太阳病,风寒、病毒刚开始的时候是太阳先受之,如果病人脉比较平缓稳定,表明其自身能力基本可以抗衡,一般注意避风避寒,用葱姜红糖水、热面热稀饭助发汗就可以了。如果脉象数急,就表示自身防卫能力偏弱,预示要病邪要传变入内,接下来可能会出现脑炎角弓反张,高烧不退、严重的会发展成心衰等症状。如果出现干哕、颇欲吐,就是少阳症,如果出现烦燥者,就是阳明症了。

人在清醒时元气防卫能力在外防护力较强,睡时元气沉降于内,外防能力较弱,此时需要注意不要着风着寒。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烦燥者,为传也。

讲解:这是太阳病的病邪传经入内的二种症状,颇欲吐、干哕就是少阳证,因热而心生烦燥就是阳明证,阳明证是一派热象。

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讲解:发热而渴,口渴,表明里有热象。不恶寒就是不怕冷。这就是温病。

【内经】有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

后夏至日为病暑“。温病常以表症或者感冒形式出现,温病其实属于经方

的内容之一。发热而不渴,表示里面无热,其实是里面冷,发热是因为

正邪交争而在体表表现的症状。

里有热:

1、【麻杏石甘汤】症:肺内有热,春天居多、小孩居多,只发烧,口渴,不怕冷的温病,一开始着了风寒,但没及时发出来,到春天的时候阳气生发,遇寒而阻,热欲出则汗出而喘,不怕冷,不影响胃口,胃口好。有咳嗽常用【麻杏石甘汤】或者【白虎汤】主肺热。(伤寒中风皆有影响胃口或恶风或恶寒,所以【桂枝汤】【麻黄汤】都有姜草枣来恢复胃津胃口。注意生石膏要用粉,粉的退烧药力才够,(高烧不退60-90克)晶体药力不够需研磨成粉。【麻杏石甘汤】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