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生培养方案-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pdfVIP

电气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生培养方案-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气工程

(学科代码:0808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包含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5个二级学科,其中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和电力系统及其自

动化是省(部)级重点学科。经过多年发展,本学科形成了由40多位博士生导师、近百位硕士生导

师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毕业生具有基础理论扎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就业范围宽的特

点,就业率一直保持100%。本学科立足于服务轨道交通和电力新能源行业,聚焦行业共性基础理论

和核心关键技术,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和发展战略,具有鲜明特色,并建立了良好社会声誉。

1、电机与电器

研究方向包括牵引电机及其控制,牵引电机轴承及润滑技术,智能化电器,电机电器动态分析、

热分析及电磁场分析,电机电器参数测试及识别,特种电机及其控制,储能技术及应用等。

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研究方向包括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智能配用电,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电力市

场与经济运营,电力安全技术与工程等。

3、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研究方向包括高压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与绝缘配合,电磁暂态

模拟,气体放电理论及其在新技术中的应用等。

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研究方向包括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的网络化监测

与智能化控制,工业用特种电源,轨道交通电气装备等。

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研究方向包括超导技术及应用,电磁场理论及应用,非线性电路与混沌理论及应用,电磁兼容

理论与技术,电磁测量新技术等。

6、轨道交通牵引供电与传动

研究方向包括牵引供电系统理论与技术,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牵引电机及其控制,列车网络

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在牵引供电系统应用,绿色轨道交通等。

7、新能源发电与主动配电网

研究方向包括新能源发电及并网技术,动力电池成组应用技术,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主动配电

网及能量管理技术,电能变换技术,微网技术等。

8、检测技术与智能控制

研究方向包括轨道交通状态检测与在线监测,新型传感器、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控制网络技

术及其应用,嵌入式系统与实时系统等。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电气工程学科创新研

究型人才和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本学科工学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满足以下要求: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

法,崇尚科学,身心健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科学的精神,积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电气工程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和学术鉴

别能力,全面了解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的现状、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前沿。

3、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

度和工作作风,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毕业生可在电气工程领域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工程

设计、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具体步骤包括:

(1)制定培养计划

研究生入学三个月内,由导师结合研究方向和科研课题制定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明确论文

选题范围,对课程安排、文献阅读、参加科研和学术活动、实践环节以及撰写学位论文等提出要求,

并给出进度计划。培养计划须经主管院长批准后才生效。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

学分。

(3)开题报告

(4)学位论文工作

(5)学位论文答辩

2、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最长修业年限为5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修最低学分为28学分。

具体见课程设置附表。

五、科学研究与实践

科学研究与实践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

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

文档评论(0)

158****663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