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漫笔古典诗歌“隔”之美
摘要:在言不尽意、立象尽意观念的作用下,中国古代文人推崇
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境界,形成一种朦胧雅致,含蓄蕴藉的
美学风格和“隐、遮”的美学特征,这也造就了中国诗歌之“隔”。本文
将从“隔”之意、隔”之源、“隔”之度、“隔”之美这几个方面综合评析“隔”
的非凡魅力。论文关键词:含蓄,朦胧,隔,美
在言不尽意观念的影响下,中国文人都推崇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
学境界,形成一种朦胧雅致,含蓄蕴藉的美学风格。王国维在《人间
词话》中提出了一个关于境界的艺术表现的意境理论——“隔”与“不
隔”,意指境界塑造和语言表达有自然真切与矫揉造作之别。本文借
用王国维“隔”这一概念来系统阐述中国诗歌的“隐、遮”说,漫谈中国
诗歌的含蓄美与朦胧美。
一、“隔”之意
老子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是一个有无相生、虚实相成
的完美境界,它含有无穷妙趣,使人体会不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
间。《庄子天地篇·》关于“象罔”的寓言。“理智”、“思虑”不能得“道”,
“视觉”、“言辩”也不能得“道”,唯“象罔”可以得“道”。“象罔”,象征着
有形和无形、虚和实的结合。《易传》讲“立象以尽意”,谢赫主张“取
之象外”(《古画品录》),刘勰提出“隐秀”说。以上这些诗学理论都倾
向于含蓄朦胧的“言外之意”,要“言尽意未尽”。宋人梅尧臣说:“必能
壮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1]
这句话含义十分丰富,其中有一层告诉我们,意境包括两个部分,一
是“如在目前”的实,一是“见于言外”的虚,正是这种虚实相生,隐显
得当的含蓄笔法才能使读者产生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倾向
与心理。
含蓄,不是一眼见底,也不是晦涩含糊不清、完全“隔断”,而是要“不
着一字,尽得风流。”语言含蓄朦胧,形象感性,巧妙用典用喻,韵
味无穷,如绣幄香风,纱窗烟雨,雾中花草,细雨迷茫中的秀峰,这
便是“隔”。恰如冯友兰先生所言:“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
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拿诗来
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
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2]所以睿智的读者能品味出
诗外之意,能读出书中的“行间”之旨。亦如戴叔伦之语:“诗家之景,
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3]司空图亦
倡导“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是有真迹,如
不可知”的朦胧意境。
姜白石云:“词尽意不尽者,非遗意也,辞中已仿佛可见矣。”[4]意思
是,不尽之意既在言辞之中,又在言辞之外。读者要通过作者的引导
和自身的经验来品读言辞的内外之旨。正如他的“二十四桥仍在,波
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这是忧世而非优生,
咏物而非抒怀,凄恻郁结而非清新。是要求读者从玫瑰的花刺中嗅出
情节的芬芳,而不是像“红杏枝头春意闹”那样“豁人耳目”,是要求读
者投入更蕴藉的丰富的想象与揣摩,而不是直接的感官能动感受。
二、“隔”之源
中国古典诗歌为何孜孜以求含蓄蕴藉?朦胧雅致、含蓄蕴藉之所以被
古人推为诗艺极致,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周礼的委婉性、《诗经》
的“赋比兴”、先秦的“隐语”和“主文而谲谏”等思想和诗学理论都对中
国是个艺术品格的形成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古典诗歌。中国
艺术重象征和表现,而不是模仿和再现。诗歌的情思萦绕,园林的曲
径通幽、回环往复,艺术的含蓄隽永等无一不体现《周易》的“立象
以尽意”,正是这些造就了中国诗歌之“隔”。
周礼的委婉性直接影响了儒家的含蓄观,一是诗歌的“赋比兴”,一是
“主文而谲谏”。这直接促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化和朦胧化,造就
了中国诗歌的尚“隔”思想。儒家的伦理道德观,既要求“发乎情,止
乎礼义”、推崇“温柔敦厚”的诗教,要“事父母几谏”,强调委婉曲折地
譬喻,不直接指责批评,这就导致了传统文论重“赋比兴”的倾向,使
“赋比兴”在《诗经》中得以大量运用。同时作诗者都有一个特定的言
说对象,但受诗者这个言说主体身份的限制,往往不能畅所欲言,否
则招致杀生之祸,取而代之的是暗示比喻,托物寓意,用语含蓄朦胧,
形象感性。对待人君要讽谏,就是委婉含蓄地去作诗解诗,要“主文
而谲谏”。《毛诗序》曰:“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
言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