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VIP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重难点】

1.西周贵族等级分封政体。

2.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3两汉至明清的行政体制。

基础知识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特别注意】禅让制与世袭制

(1)“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形成的政治制度,它代表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水平。

(2)“世袭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与私有制相适应的。世袭制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2.商朝:

(1)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商王对其控制有限),中央政权与各附属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

(2)管理机构: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3.西周:

(1)分封制:

①分封对象:同姓贵族、异性功臣或旧贵族;

②分封序列:天子--诸候--卿大夫--士;

③权利:享有分封土地上的统治权(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发赋役》;在自己的封地内实行再分封;

④诸侯义务: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歡述职);

⑤影响: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积极)。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消极)。

(2)宗法制:

①含义:按父系血缘关系亲疏来决定继承权利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制度。

②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矛盾。

③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2)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家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

(4)政体特征:分封制和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4.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5.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春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2)战国: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在政治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秦朝的政治制度

1.背景: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2.内容:

(1)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一切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2)三公九卿制:①丞相:百官之长,分左、右,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②太尉:最高武官,掌军事(形同虚设,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③御史大夫: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又是最高监察官。④三公之下是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的卿,泛称“九卿”;九卿下设若干部门,处理具体事务。

(3)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①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②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

③郡下设县或道,根据户数的多少,置县令(长)、县丞、县尉。

(4)文书行政管理制度: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

1.中央行政制度

(1)汉朝:

①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三公九卿制。汉武帝设立中朝(包括侍中、常侍等,出身不高,品秩较低),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

②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东汉时,尚书台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2)隋唐:三省六部制(相权被制度化地一分为三)

①内容:三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政事堂。

②特点: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

(3)宋朝

①最高行政长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

②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二府三司制;同时设参知政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