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原版卷)(查补知识漏洞+挑战中考真题+知识通关演练)-【查漏补缺】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冲刺过关(全国通用).docx

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原版卷)(查补知识漏洞+挑战中考真题+知识通关演练)-【查漏补缺】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冲刺过关(全国通用).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专题三生物与环境

内容导航01

内容导航

01查补知识漏洞(知识体系+核心考点+易混易错)

02挑战中考真题

03知识通关演练

回顾知识体系

回顾核心考点

1生物的特征

除细胞外,一切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生物能进行呼吸作用;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2生态因素

2.1定义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2.2分类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2)生物因素:捕食、竞争、共生、合作、寄生等。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能适应环境: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生物能影响环境:蚯蚓能疏松土壤;

环境能影响生物:南橘北枳。

4生态系统

4.1概念

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的的总称。

4.2组成

生物成分: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主要指微生物)。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4.3食物链和食物网

概念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书写要求

起始于生产者,终止消费者,不包含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网状结构。

4.4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流入、传递和散失,其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碳进入无机自然环境的途径:

②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③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④化石燃料的燃烧

(3)生物富集常常伴随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而发生,其浓度在生物体内伴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最高营养级体内有毒物质浓度最高。

5生物圈

5.1地位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5.2组成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所有的水圈以及岩石圈的上层。

5.3类别

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海洋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6保护生物圈

6.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是具有一定限度的额,如果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6.2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使环境恶化,大气、水源污染严重,破坏生态平衡等;

6.3保护生物圈的措施

保护生物圈的措施:低碳生活,绿色环保;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对工业废水、废气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减少燃煤发电等。

易混易错归纳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繁殖后代。()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能量和有毒物质都是随着食物链逐级递减的。()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涉及的食物链为阳光→树→螳螂→蝉→黄雀→微生物。()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森林生态系统。()

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人类可以任意改造地球。()

(2023?金昌)聊天机器人可以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能够与人进行交流对话。可根据哪一特征判断聊天机器人不是生物()

A.能否说话 B.具有一定结构

C.能否运动 D.能否繁殖

(2023?滨州)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中不乏与生命现象相关的佳句,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书籍、案列评析、合同PDF、医学电子书、教学设计、课件、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