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VIP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

登岳阳楼

授课人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1课时

1.通过对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手法,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2.比较阅读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更深刻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

3.体会诗人对自己悲苦晚境的感慨和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诗了解并学会运用缘景明情的鉴赏手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PPT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多媒体展示对联:“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是某处楼阁的对联,猜一下是哪一楼阁。

范在杜后,但可见后人对杜的评价高。众多同样题材的诗词中,单单给了杜甫这么高的评价,这节课就让我们鉴赏一下杜甫这短短的五言律诗,看看妙在何处?

知人论世

回顾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诗歌约有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代表作有《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春望》“三吏”“三别”等多首。

一生的四个时期

1、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2、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3、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4、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了解背景: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朗诵品读

整体感知

1、全体背诵

2、同学们首先获得的感受是什么?

3、在这样的基调上再次吟诵,个人背诵

提示:(1)理性把握。知人论世,走进诗人内心,感同身受。想当时,杜甫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到岳阳,登上神往已久岳阳楼而望故乡。时年五十七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年老体衰。面对烟波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又想到自己晚年仍飘泊无定,国家也多灾多难,不免悲伤感慨。

(2)感性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等。

同学们吟诵此诗的感情不到位,是因为大家还没有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赏析意象

缘景明情

这首诗写了哪些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点景、明境、析情

(1)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闻”和“今上”体现了诗人什么心情?

明确:昔闻:渴望向往已久

今上:如愿以偿甚喜

(2)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颔联里,哪些字用的最好?读来有着怎样的感受?

明确:一“坼”一“浮”,读来富于动感,雄浑辽阔,生动描绘了洞庭湖水波澜壮阔、雄伟奇丽的气象,表现出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

(3)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明确:壮丽的湖景令人胸怀开阔,诗人激动感叹之余,却不由得想到自己孤寂凄凉的人生境遇。两处形成鲜明的对比,愈益显出诗人的痛苦之情。

(4)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诗人因何流泪?

明确:诗人凭轩老泪横流的,不仅有感于自已的凄苦身世,更重要的是纵目远眺,遥想北方边境,战乱未平,国家艰危,这才是诗人悲痛的真正原因。

2、总结景情关系

首联运用洞庭水、岳阳楼这两个意象,营造出辽阔雄伟的意境,表达诗人初登岳阳楼的喜悦,但此时面对破碎的山河,诗人可谓百感交集。

颔联运用“吴楚”“乾坤”的两个意象,营造洞庭湖浩翰无边、磅礴壮阔的意境。表达诗人有对洞庭湖的赞美,同时展示出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颈联运用“孤舟”这一意象,营造出孤寂、凄凉氛围,表达自己以舟为家,孤苦无依的悲伤情感。

课堂小结

诗人晚年登临岳阳楼,面对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触景生情,抒发对自己悲苦晚境的感慨和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声背诵《登岳阳楼》吧。

比较阅读

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探究学习:

同是登岳阳楼之感,唐庚曾对李、杜做这样比较:“尝过岳阳楼,观子美诗,不过四十字耳,其气象闳放,涵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太白、退之辈,率为大篇,极其笔力,终不逮也。杜诗虽小而大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