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心身疾病课件-PPT.pptx

  1.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化道心身疾病;(优选)消化道心身疾病;做胃镜、B超、化验;浅表性胃炎,吃点胃药;???

真的没病!;这是大家熟悉的就医情景

愤怒的病人-四处求医、无数检查、我为什么痛?

无奈的医生-我们已经尽力了,你真的没有病

医学无法解释的症状;病例1;病因;病例2;病因;病例3;病因;病例4;罗马III治疗指南对精神科药物使用的推荐

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及阿扎哌隆类5-HT1A激动剂

对疾病不了解或医生语言不当,造成思想负担

眼神迷惘思维迟缓

诊断不明治疗无效

(优选)消化道心身疾病

HP感染

临床各科医师由于缺乏诊断和治疗心理障碍的培训和经验,不能识别和处理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焦虑和抑郁障碍病人,常导致漏诊、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和浪费医疗资源

⑴老年人⑵病程长

其他症状(a)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

医学=医生-疾病

胆囊和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大多数人不会感到紧张的环境中,病理性焦虑患者却会突然感到恐

大多有可以追溯的心理因素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把健康定义为“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现象”

罗马III治疗指南对精神科药物使用的推荐

2004Jul1;558(Pt1):263-75.

4周后腹痛消失,恢复工作

医生对这类患者的症状感受

⑶心理障碍患者可新发器质性疾病;病例4;心因性疼痛被大量误诊误治——医生是天使还是罪人?!;

1994年,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绪体验

疼痛与其他的感觉不同,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物学过程,痛觉包含“感觉”和“情绪”两种成分;慢性疼痛是无明显生物学异常而持续超过正常组织愈合时间的疼痛。它很少是单一原因所致,而是各种各样的躯体和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慢性疼痛不是一个简单的症状,而是一种疾病

患者对疼痛的认知、情绪调节疼痛的脑区存在解剖学上的变化

;

慢性疼痛找不到器质性病变,不是创伤和肌体病变引起的

痛是患者情绪的表达,有内在的原因,心理上的痛

止痛药、手术无效,调节情绪的药有用;;我们做错了什么?

1我们过度重视CT、B超、化验的结果

2我们过度重视生物学病因

3我们过度重视诊疗指南、规范、共识

4我们过度相信名人、名家

5我们过度夸大小概率事件

;我们忽略了什么?

1我们忽略了患者的期待

2我们忽略了患者痛苦的真正原因

3我们忽略了患者的心理需求

4我们忽略了患者本身

5我们忽略了患者对病情、治疗的理解

;医学=医生-脏器

医学=医生-疾病

医学=金属-肉体

病人=某种疾病、某个脏器的载体

医院=化验与检查的地方

只见疾病,不见病人;患者的痛苦是什么?;三个”病”;两个困惑;医学模式;试图提出“综合——整体性医学学科”

常常出现人们一般不易查觉和感知的症状

4心脏科

通过仔细观察、分辨、思考

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及阿扎哌隆类5-HT1A激动剂

变,不仅病原体是致病因素

慢性疼痛是无明显生物学异常而持续超过正常组织愈合时间的疼痛。

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

但它已不能解释现今的所有疾病,甚至危害了病人,成了医学发展的阻力,受到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极大挑战

以上认识,未曾考虑心理因素对疾病的作用

发作后大汗,或虚弱无力,但一切如常

(c)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

3.

心理问题?

医学=金属-肉体

存在抑郁症状:情绪低落,对事情失去兴趣,无原因乏力,睡眠困难,早醒,有自杀念头

心血管,呼吸,消化,神经系统

反复交流后得知幼年时父母早亡,由哥哥

抑郁症状患者10年内卒中发生风险增加2倍重疾病严重程度、延迟康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坦度螺酮(律康)治疗后1月症状缓解

肠上皮化生;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模式转变;生物医学模式仍然是正确的,占主导地位,难以撼动

但它已不能解释现今的所有疾病,甚至危害了病人,成了医学发展的阻力,受到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极大挑战

医学模式的转变,是一场革命,有阻力,但前景一定是光明的!

;医学模式转变;WHO早在1948年成立之初的《宪章》中就指出:

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社会

功能三方面的完满状态

WHO1990年对健康的阐述是:

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

方面皆健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是一种从生物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的统一来看人类健

康和疾病的医学模式

出现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对生物医学

文档评论(0)

xm164039646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