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7模块七中学德育-整理知识点.doc

《教育知识与能力》7模块七中学德育-整理知识点.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块七

中学德育

一、了解品德概念、品德结构,理解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品德概念:

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在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与倾向。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体现,品德与道德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概念。

品德心理结构:★

品德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种要素。

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可以唤起人的道德动机,从而推动人们产生道德意志和相应的道德行为。

道德认识:(道德观念)是指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准则或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直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情愿。

道德意志: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在克服困难中自觉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以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实际行为。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

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占据相当地位。

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要经历一个长期的阶段,表现出阶段性。

准备时期:10岁以前;

萌发期:10-15岁;

确定期:15岁以后。

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品德结构更加完善。

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初中生道德动机的多变性与稳定性交织在一起,以多变性为主。(初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

理解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理解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掌握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对偶故事)☆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50年代)

基本观点: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两种水平。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具体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2-5岁),该阶段儿童缺乏按规则、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

第二阶段为“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5-8岁),又称他律阶段,该阶段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重和顺从的愿望,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更改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

第三阶段为“可逆性阶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阶段(8-10岁)又称自律阶段,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

第四阶段为“公正阶段”或自律道德阶段(10-12岁),该阶段的儿童继可逆性之后,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教育价值

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需采取不同的德育方法。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把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改成道德两难故事发)☆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1927-1987)

基本观点:柯尔伯格编制“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工具,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进行了研究。

柯尔伯格将道德发展阶段划分成三种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六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前习俗道德水平(10岁以下)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赞扬的行为就是好,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习俗道德水平(10-20岁)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

(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

后习俗水平(20岁以上)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第六阶段: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

教育价值

提倡民主化的道德教育;

遵循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柯尔伯格认为,个人的道德认知是由低级到高级阶段发展的,而且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有一定关系,但不完全对应。

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外部因素

1、家庭;

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奠基的、直接的、重要的。它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影响:

家庭的气氛。

家长的人格修养。

家长的教养方式。

2、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也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条件。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品德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具体表现在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