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和医用耗材进销存审计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docx

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和医用耗材进销存审计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和医用耗材进销存审计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引言

药品集中采购制度从建立至今约有30余年,大致经历了医院分散采购、地市招标采购、省级招标采购、联盟带量采购四个阶段。2015年至今,随着《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落实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的正式颁布,我国公立医院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省级为单位、集中分类采购”的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模式。

目前,公立医院在省级平台上公开交易、阳光采购,按照“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以量换价”的原则,落实国家关于药品(除中药饮片)和医用耗材“零差率”销售政策,有效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实现了减轻患者用药负担,破除了“以药养医”、“以耗养医”机制,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二、公立医院药品和医用耗材进销存相关政策文件

2015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关于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卫药政发〔2015〕70号),明确指出要以省(市、区)为单位进行药品集中采购,并推行药品分类采购;对部分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以谈判方式采购;对临床必需,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的药品实行议价采购;对妇女专科非专利药品及抢救药品,基础输液,临床用量小的药品由医院集中挂网采购。

2019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布了《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办法(实行)的通知》(国卫医发〔2019〕43号),要求医疗机构以患者为中心,以医学科学为基础,对医用耗材的采购、储存、使用、追溯、监测、评价、监督等全过程进行有效组织实施与管理。

三、公立医院药品和医用耗材进销存审计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方面。

1、线下采购药品医用耗材。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江西省改革完善药品医用耗材阳光集中挂网采购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规定,药品自2015年、医用耗材自2019年起,全面实行在省级平台集中采购。审计过程中发现,医院仍有线下采购部分药品医用耗材(含检测试剂)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平台涉及产品不全、规格不齐,原供应商供货不稳定等客观原因导致;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采购人员对药品医用耗材线上采购政策学习不深、思想认识不足等主观原因造成。

2、未完成带量采购任务的同时,以其他方式高价购买同一药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医院需按照不低于上年度药品实际使用量的80%制定采购计划和预算,并具体到品种、剂型和规格。在审计中发现,医院存在未完成带量采购任务的同时,以其他方式高价购买同一药品的情况。原因在于,一方面医院未按规定在年初制定集中带量采购计划,或者制定的采购计划随意、粗放,造成医保部门分配集中带量采购药品数量、剂型等不符合医院实际用药需求,医院遂自主通过其他线上采购项目以更高的价格采购药品。另一方面,医院通过低价集采的药品供应不稳定,常常出现断货情况,迫使医院通过高价购买以满足实际需求。

3、线上采购规格与实际到货规格不一致。在审计中发现,通过将省级采购平台交易数据与入库数据中到货时间、产品名、生产厂家、供货商等字段关联比对,同一批次采购的产品,实际入库规格、单价与线上采购的不一致。究其原因在于药品、医用耗材采购涉及专业性强,且品种和规格众多、繁杂,尤其是同一品名的骨科高值耗材规格型号较多,省级采购平台上涉及的型号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医院为执行平台集中采购政策要求,于是先行通过线上选定产品名、生产厂家,再通过线下确定具体型号、价格,从而出现了平台数据与入库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二)药品和医用耗材销售方面。

1、药品、医用耗材实际销售价格高于招采中标价格,变相加价销售。将医院提供的省级招采平台交易数据和HIS系统收费信息比对后,发现同一批次采购的同种药品、医用耗材中标价格低于实际销售价格(即HIS系统出、入库价格),增加患者医疗负担。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采购业务部门与货款结算部门,在货款支付前未对供应商提供的销售清单、税务发票等资料与采购计划全面核验,造成结算价格虚高;二是从中标到配送药品中存在时间差,受市场波动导致原材料、人工及制造费用等上涨,供应商提出对中标价格进行调整,双方未按挂网价格结算。

2、药品、医用耗材管理不到位,多收患者医疗费用。在医院管理较为规范的前提下,门诊药房的发出药物量应当和门诊药物收费完全一致,住院药房的药物发出量扣除少量的病房库房留存量应当和收费数量也是一致的。医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药房每月都有回收部分药品的情况,通过对回收数量较大的药品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发现,实际收费数量远超药房发出数量,进而出现管理不到位,多计患者药品、医用耗材用量的问题。

(三)货款

文档评论(0)

duomi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