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下学期四模历史试题及答案.pdf

2024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下学期四模历史试题及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练习卷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最符合题目要求。

1.周初,诸侯到周王室助祭,并与周王分享祭典中的祭肉,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礼制传统。西周晚期以降,

周天子将祭肉赐予强大诸侯,成为一种非常规礼仪,作为被赐诸侯的特殊优待。这一变化说明()

A.周王室的权威下降B.统治阶层日益平等

C.宗法血缘关系弱化D.礼乐制度趋向成熟

2.下表为汉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的部分情况。表中信息反映的是,东汉()

马援为陇西太守时“开导水田,劝以耕牧,郡中乐业”

渔阳太守张堪在狐双(今北京)“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

杜诗任南阳太守时,大力修治境内陂池,开垦荒地

任延为武威太守时“乃为置水官吏,修理沟渠,皆蒙其利”

A.冶铁技术进步助力农业丰收B.官府推动农田水利事业发展

C.稻作技术在北方农业区普及D.河西四郡大力发展水利灌溉

3.隋炀帝见到新编成的地理图书《区宇图志》中有“以吴人为东夷”,大为不满,要求重修。他认为,吴是

华夏之地,天下名都,并不是东夷,京兆与吴地地位相当,相得益彰。隋炀帝修撰地理图志()

A利于结束南北分裂局面B.顺应了政治中心东移趋势

.

C.意在调整地方行政层级D.体现了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4.精通天文的宋朝官员苏颂出使辽朝期间,正好遇到辽国冬至,辽人要求宋使入朝贺节,但苏颂不肯,因

为辽历比宋历早一日。他知道对方“不禁天文、术数之学,往往皆精”,“其实契丹历为正也”,在回朝后

将此事奏报宋廷,纠正了这一失误。对这一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A宋朝文化科技相对落后B.契丹注重吸收中原习俗

.

C.辽国促进天文历法发展D.辽宋政权长期对立冲突

5.明朝万历年间,御史钟化民前往河南赈灾,令各府州县于每堡设立义仓一所,劝各户出谷米。至荒歉时,

各户自将所出谷米取回使用。此后,河南多地修建了义仓等仓储。由此可知,明代()

A.社会力量主导民间救济B.政府重视民间积谷备仓

C.官方储备保障灾区救济D.义仓侧重日常生活赈济

第1页/共5页

6.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消廷和江宁将军都急欲恢复江南驻防旗营旧制。但地方督抚不愿以地方财政来供

养驻防八旗,常以资金匮乏为由拖延执行清廷的谕令,敷衍江宁将军的重建要求,直到光绪二十四年江南

驻防旗营旧制也未能完全恢复。地方督抚的行为反映出()

A.清末中央财政权力的下移B.清廷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

C.官办军事工业资本积累不足D.江南旗营驻防地区经济萧条

7.1909年11月,上海地方士绅们效仿租界公厕,集资建造了首座华界公厕。到民国初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七彩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致力打造优质资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