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预处理条件对于秸秆厌氧发酵产气效果的影响.doc

不同预处理条件对于秸秆厌氧发酵产气效果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不同预处理条件对于秸秆厌氧发酵产气效果的影响

摘要:通过稀碱、稀酸和生物酶解预处理玉米秸秆,研究不同的预处理条件对秸秆厌氧发酵过程中pH值、日产气量、CH4产气量及H2产气量等因素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得出预处理条件的预处理效果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50U·g-1纤维素酶>5%NaOH>2.5%H2SO4,为沼液发酵工艺优化提供数据参考。

秸秆富含纤维素及木质素,相互混杂及交联形成了复杂的纤维组织结构,其难以被微生物直接降解,如将秸秆直接厌氧发酵处理,实际产气量少且慢,发酵时间过长,整体经济利用率不高。秸秆预处理技术能够明显提升秸秆沼气化利用率及产气率。秸秆预处理方法种类多,包括物理、化学及生物预处理技术等,其中,物理、化学预处理技术研究应用较多,但实际应用过程中,会明显增加成本费用,易出现二次污染问题[1]。而生物预处理技术主要基于细菌、真菌等各种微生物分解作用,整体处理过程高效清洁。

当前,国内外学者过于重视单一预处理方法工艺优化,对不同类型预处理方法处理效果比较分析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通过稀碱、稀酸和生物酶解预处理秸秆,分析不同预处理条件对秸秆厌氧发酵产气效果的影响。

1试验部分

1.1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自然条件下风干的玉米水稻秸秆,来自于哈尔滨市江北区黑龙江科技大学附近村庄,并使用粉碎机粉碎。试验的接种物取自黑龙江省能源院集成粪便综合利用系统(IMUS),为牛粪高温厌氧消化产沼气后的固液混合物,其相关理化性质见表1。

1.2试验装置

如图1所示,试验装置主要利用恒温循环水浴锅(HH-4型),其中,发酵瓶使用广口玻璃瓶,容积为2L,集气装置是1L容积的锥形瓶,发酵瓶设置发酵料液取样口及气体取样口,定期取样检测料液pH值及沼气气体成分[2]。实际厌氧发酵产沼气过程中,利用中温发酵方式,试验温度控制在35℃±1℃。

待处理样品放入25℃恒温培养箱中,7d后倒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秸秆和牛粪质量比为1∶1,干物质各取50g,然后添加一定量接种沼液,定容至2L装罐,最后放入35℃±1℃的恒温循环水浴锅中进行发酵,定时检测发酵料液pH值、气体组分含量及日产气量,并详细记录相关数据。

1.3分析项目及分析方法

试验中分析项目使用的设备及方法如下:总固体质量百分数TS:烘干法(电热鼓风干燥箱);pH值,pH计(梅特勒FE20-S);产气量,使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每日定时使用量筒测量集水瓶排水量。CH4检测:沼气分析仪(GASBOARD-3200L)。H2检测:氢气检测仪(TIF-8800A)。灰分检测:GB/T2677.31993。

2结果与分析

前期试验分别采用稀碱、稀酸及纤维素酶预处理秸秆,其中NaOH溶液浓度为1%、3%、5%、7%,H2SO4溶液浓度为1.5%、2%、2.5%、3%,同时利用3%NaOH预处理秸秆,添加一定量的磷酸,将pH值调整至5,再添加20U·g-1、30U·g-1、40U·g-1、50U·g-1TS的纤维素酶,分别将上述预处理后的秸秆和接种沼液混匀进行厌氧发酵[3]。本研究选择5%NaOH、2.5%H2SO4及50U·g-1TS纤维素酶预处理秸秆,评估其对秸秆发酵pH值、日产气量、CH4产气量、H2产气量等因素的影响。

2.1不同预处理对秸秆厌氧发酵pH值的影响

pH值作为沼气发酵反应关键性检测指标之一。一般沼气微生物发酵pH值基本控制在4.0~8.5,以确保秸秆处理质量。所以,研究厌氧发酵过程中,不同预处理方法pH值变化情况十分必要,具体见图2所示。

由图2可知,不同预处理组实际发酵的初期阶段,pH值均出现显著下降,5~6d,pH值基本为最低点,然后逐步上升,第25d后,pH值相对稳定,pH值大体在5~7.8,这主要与微生物活动具有一定关联性。秸秆木质素、半纤维素及纤维素水解反应完成后,产氢产乙酸菌处理预处理产物产生乙酸、H2及CO2,致使pH值显著降低。产甲烷过程中,产甲烷菌能够将H2及CO2转化为CH4,或将甲酸转化为CH4,还可基于乙酸脱羧反应生成CH4,使pH值明显增加。与5%NaOH及纤维素酶相比,2.5%H2SO4预处理组pH值相对较低。

2.2不同预处理对秸秆厌氧发酵CH4产气量的影响

由图3可知,除了空白组外,使用其他预处理方法时,均有显著的厌氧发酵产气高峰期。其中,采用5%NaOH预处理时,最高日产气量为第19d,实际产气量为1130mL。2.5%H2SO4预处理组第20d达到最大产气量,为978mL。50U·g-1TS的纤维素酶第4d达到最低点,日产气量仅为27mL,然后进入高峰期,第9d日产气量为1312mL。

从图4可以看出,与空白组比较,其他预处理组发酵过程中,CH4含量

文档评论(0)

马家沟里的鱼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