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原的去除及验证.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原的去除及验证

热原的去除及验证

热原(Pyrogens)是微生的代谢产物。大多数细菌都能产生,致热力量最强的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所产生的热原。霉菌甚至病毒也能产生热原。

含有热原的输液注入人体,大约半小时以后,就使人体发冷、寒战、体温上升、身痛、出汗、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响,有时体温可升至40℃,严峻者消灭昏迷、虚脱,甚至有生命危急。

热原反响的温度变化曲线,因热原种类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先经过一个短的埋伏期后,温度略微上升,然后又略微下降,接着又很快上升,并消灭一个顶峰,依据这种现象而导致一个假设:即细菌性热原本身不引起发热反响。但热原使多型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r leucocyte)及其他细胞释放一种内源性热原(endogenous pyrogen),虽然有人提出内源性热原可能是蛋白质或脂蛋白

(lipoprotein)组成,但其精准组成尚未肯完,它作用于视丘下部体温调整中枢,可能引起5-羟色胺的上升而导致发热[1],热原的致热量因菌种而异,由于注射途径不同,引起发热反响的程度也有差异。

热原的组成

热原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它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物,其中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具有特别强的热原活性,因而大致可以认为内毒素=热原=脂多糖。脂多糖的化学组成因菌种不同而异,从大肠杆菌分出来的脂多糖中有68%~69%的糖(葡萄糖、半乳糖、庚糖、氨基葡萄糖、鼠李糖等),12~13%的类脂化合物,7%的有机磷和其它一些成分。热原的分子量一般为10105左右。

热原的构造

热原的性质(1)耐热性

一般说来,热原在60℃加热1小时不受影响,100℃也不会发生热解,在180℃3~4小时,250℃30~45分钟或650℃1分钟可使热原彻底破坏。虽然已经觉察某些热原具有热不稳定性,但在通常注射剂灭菌的条件下,往往缺乏以使热原破坏,这点必需引起留意;

滤过性

热原体积小,约在1~5nm之间,故一般滤器均可通过。即使微孔滤膜,也不能截留。但活性炭可以吸附热原;

水溶性

热原能溶于水;

不挥发性

热原本身不挥发,但在蒸馏时,往往可随水蒸汽雾滴带入蒸馏水,故应设法防止;

吸附性

热原对很多分子有亲和性,优其是蛋白质类,因此较难去除。

(5)其它

热原能耐受酸碱和化学试剂的处理,但热原能被强酸、强碱破坏,也能被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所钝化,超声波也能破坏热原。热原对枯槁的耐受性较强。

污染热原的途径(1)从溶剂中带入

这是注射剂消灭热原的主要缘由。蒸馏器构造不合理,操作不当,注射用水贮藏时间过长都会污染热原。故应使用颖注射用水,最好随蒸随用;

从原料中带入

简洁滋长微生物的药物,如葡萄糖因贮存年久包装损坏常致污染热原。用生物方法制造的药品如右旋糖酐、水解蛋白或抗生素等常因致热物质未除尽而引起发热反响;

沉着器、用具、管道和装置等带入

因此在生产中对这些容器用具等物要认真处理,合格前方能使用;

制备过程中的污染

制备过程中,由于室内卫生条件差,操作时间长,装置不密闭,均增加污染细菌的时机,而可能产生热原;

从输液器带入

有时输液本身不含热原,但仍觉察热原反响。这往往是由于输液器具(如输液吊瓶、胶皮管等)污染所致。

热原的除去方法

除热原的定义是除去全部使病人体温上升的物质。制药生产中指除去内毒素。除热原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去除,钝化。

物理去除法包括反渗透法、蒸馏法、超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疏水性吸附法、静电修饰过滤法、吸附色谱法、用粘合剂或色谱柱提取、漂洗。

蒸馏法

水系统中使用的最古老的方法。机理简洁,包括水的双相转变,沸点使液体变为蒸气,蒸气挥发,分子量大的热原被留下,设计良好的隔析使气体凝固,重力使其下降,使热原的分子量加大。通常需要80oC再循环温度。

超滤法

超滤的原理通常认为是分子筛,其有效性与筛的大小有关。LPS的分子量约为10,000-20,000道尔顿,因此可以被1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除去。实际上热原聚合物的分了量约100,000道尔顿,所以0.1um的滤膜通常能有效的除去热原。

活性炭吸附法

古老的方法之一,很早就有文献记载。活性炭对热原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同时有助滤脱色作用,所以在注射剂中使用较广。常用量为0.1%~0.5%。此外还可用活性炭与白陶土合用除去热原。活性炭适用的pH范围较宽,不受电解质浓度影响。这种方法在制剂应用较广,如生理盐水,葡萄糖和抗生素等的除热原。缺点是对某些活性成份有吸附。

疏水吸附法

很多的脂肪族聚合物对热原有吸附性,聚丙烯,聚乙烯,聚偏二乙烯,聚四氟乙烯。这些聚合物的非极性基团使滤膜有疏水性。膜和脂多糖A之间的疏水吸附是溶液中的

文档评论(0)

156****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