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三年 优质公开课说题.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说题

武平二中:钟汉尧14.辛亥革命是一场城市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凤凰网“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问卷调查统计——凤凰网2010.11.19材料2:众所周知,1900年至1911年期间,上海连续演绎了许多有声有色的政治剧,比如爱国学社、张园国会、苏报案、民立报,还有同盟会中部总会等等,这些剧目均具有全国影响和重大意义。——廖大伟《辛亥革命与上海政治地位的提升》材料3:辛亥革命除了在长江流域几个大城市轰轰烈烈的开展外,在其他地区的城市要缓慢得多。……可以这样认为,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再者,没有从城市推进到农村。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先进的城市成为革命的舞台,落后的城市成为反革命的基地。——田玄《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与辛亥革命的走向》(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广州和武汉得票遥遥领先?如果请你增添两个城市作为备选项,你会选择哪两个城市?为什么?(2)结合材料2,分析为什么会有人选择上海代表辛亥革命?(3)根据材料3,概括辛亥革命的发展具有怎样的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社会根源是什么?(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辛亥革命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题目呈现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叫钟汉尧,今天我说题的内容是第14题,这是一道常规的材料解析题,即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解答问题。综观本题,其问题设计的顺序先易后难,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根据我班(高三文科3班)学生实际情况,难度值预估在0.55---0.6左右,与高考的难度值基本相当,是一道具有高考导向价值的题目。试题拓展命题趋势说题考点分析学情分析试题讲解1、命题立意和考点定位说明--考什么本题围绕辛亥革命这一主题,以问题为中心,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了辛亥革命的背景、经过和评价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考试说明中都属于II级指标要求。2、命题背景--为什么考“近代化”是中西方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它包含了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工业化、思想的开明化、社会生活的近代化四大方面的内容。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典范,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高中历史的主干知识,历年高考反复考查就证明了这一点。如12年选择题第16题,10年选考题思想题,09年选考题人物题。考点分析学情分析及对策1、考查的能力要求:本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2、教材中的体现:必修Ⅰ教材以材料呈现的方式,按时间先后顺序叙述了“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三框内容,能够比较全面的落实考试大纲中的要求,帮助学生完成本题的作答。教材还在辛亥革命的结果、对孙中山的评价、中外民主革命的比较等方面留下了让学生自学的空间。3、学情分析:我校是刚验收通过的二级达标校,学生基础较差,选择读文科的学生的基础就更差了。为此,在讲解本题时要多注重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查找与考题相关的知识点,在已掌握的知识与考试要求之间建立某种联系,夯实双基。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试题讲解第一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是容易题。第一小问的限定词是“南京”和“广州”,联系所学:辛亥革命的过程,就能得出正确答案。第二、三小问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联系辛亥革命的组织条件得到正确答案。第二题创设了一个新情境,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阅读材料,从中提取上海“演绎政治剧”、上海是“兴中会的总部”等有效信息,联系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可得出上海为辛亥革命做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宣传与及组织上的准备工作,在辛亥革命中具有重要地位。第三题考查了学生的综合概括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南方落后”、“北方先进”,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就会发现辛亥革命在各地区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联系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可见南北

文档评论(0)

189****03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