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课程标准】了解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探究:法制中国与法治中国有何异同?

基础、前提条件立足点、归宿、发展前途指法律和制度,是立法、执法和守法的总称。在这个意义上,任何国家有法律和制度;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用法律科学管理;其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的普遍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二者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一字之改对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在于,目标更明确,使之有了必然的精神内容;将更严格地遵守执法原则;从重视制度建设,发展为既重视制度,又重视国家法律制度的贯彻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比“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更完整、更全面、更能体现政府对国家依法治理的决心和目的。概念解析1

初创:20世纪50年代重创:“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严重破坏进一步加强:20世纪90年代至2010新发展: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80年代)启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全面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年)1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1.法治建设的初步探索——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成就与意义阶段时间成就意义开端1949年9月初创20世纪50年代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破坏文革时期梳理1:速读P55,完成表格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开始法治建设历程确立社会主义中国政治、立法、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第一条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第二条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第三条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第七条夫妻为共同生活的伴侣,在家庭中地位平等。第十七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男女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的,经区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调解无效时,亦准予离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特点与影响思考:解读《婚姻法》的内容特点,并分析其体现“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特点: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维护所有家庭成员的权益本质: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法律制度。

思考:解读《土地改革法》的内容特点,并分析其体现“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特点:体现广大民众意志,巩固了人民民主革命成果。

刘宗强和陈菊芳是包办婚姻,两人年龄相差很多……1952年5月,陈菊芳提出离婚,经区、乡人民政府调解无效,县法院便判决离婚了。刘宗强想不通,认为法院只根据陈菊芳说他年龄大,感情不合就判决离婚,是给“女二流子”撑腰,自己落了个人才两空。自己已是30岁的人了,只有七八亩地,没人肯嫁给自己,得打一辈子光棍了。听到宣传员宣传说“结婚要自找对象,男女恋爱自由”,他就一肚子气……向旁人唠叨说:“咱这庄稼汉一天到晚在地里忙,跟谁恋爱呢?难道跟棉花杆恋爱?跟镢头把恋爱吗?”离婚后洗衣做饭样样困难,他常常跺着脚说:“实行了婚姻法,把咱实行的连饭都吃不到嘴里,什么婚姻法?还不是整贫雇农的离婚法!什么婚姻法?还不是整穷人法!今后的男子又要受压迫。婚姻法就是妇女法。”——《群众日报》讨论:这则报道中乡民为何会如此理解《婚姻法》?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种误解的根源在于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说明新旧婚姻家庭观念的冲突。由此可知中国传统婚姻制度变革的艰难性,也折射出中国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曲折与艰难。

材料:在批斗中,刘少奇曾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悲愤地抗辩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地尊严,谁要罢免我,要通过全国人大,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国家。我个人也是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地人身权利不受侵犯。刘少奇这些掷地有声的话,为什么在当时没有起到作用?有何启示?“文化大革命”期间“左”倾错误严重,民主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和法律意识淡薄。启示: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原因:民主和法制不健全;民主和法制观念淡薄。

(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共中央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2.法治建设的全新发展——改革开放新时期阶段时间成就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