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学》教学大纲.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人因工程学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工业工程

使用教材:郭伏,钱省三主编.人因工程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二、课程性质及地位

人因工程学是通过人-机-环境系统优化来达到提高系统生产率,保证人健康、安全、舒适工作的一门多学科交叉性应用学科。人因工程学是工业工程专业的核心课,课程内容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解决生产系统设计及优化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是企业对工业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要求。

三、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工程的角度掌握人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对人与机具、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比较全面了解和认识,发现并利用人的行为方式、工作能力、作业限制等特点,并能从适合于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的角度出发,对工程设计、工作安排、环境布置等提出科学的建议和要求,为人-机-环境系统建立一个合理可行的方案,使作业者获得舒适,健康、安全、可靠的作业环境,力求提高作业者的作业能力、系统生产率、安全性、舒适性和有效性。并为学习相关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

四、课程教学任务

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人因工程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应用领域;人—机-环境系统优化的主要理论;人因设计原则和方法。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人因工程理论方法的理解,掌握实验测试手段,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通过课程设计环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的结构

本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三部分:各部分内容及要求如下:

1、理论教学部分(30学时)

理论教学分为15个知识模块,模块的安排主要考虑各知识模块之间知识的连续性及人的认知规律,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安排。

(注:由于所使用的教材第二章“人的因素”由学生自学,所以模块排序与教材中的章的排序数有区别,演示文稿(PPT课件)中章的序数与教材对应)

模块1:人因工程学概述(1.5学时)

知识点:人因工程学科的命名及定义;人因工程学科的起源和发展;研究内容与应用领域;研究方法和步骤;人因工程学的相关学科。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因工程学科的定义、学科起源与发展,掌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了解人因工程应用领域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模块2:微气候环境(1.5学时)

知识点:微气候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微气候环境评价;微气候环境对人的影响;改善微气候环境的措施。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微气候环境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学会微气候环境评价的基本方法,熟悉微气候环境测量仪器的使用,并能对实际作业环境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案。

模块3:照明环境(1.5学时)

知识点:光的度量与视觉特性;照明对作业的影响;工作场所照明;照明标准;照明环境的设计和评价。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照度及亮度的测量方法,作业场所照明环境的评价方法,了解照度与视觉疲劳、作业效率和事故的关系,熟悉照明设计标准,掌握改善环境照明的措施。

模块4:色彩环境(1学时)

知识点:色彩构成及表示方法;色彩对人的影响;色彩调节与应用。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色彩构成的三个要素及表示方法,理解色彩的基本特性和对人的心理、生理影响,掌握色彩调节方法。

模块5:噪声环境(2学时)

知识点:声音的度量;噪声对人的影响;噪声测量与评价标准;噪声控制。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噪声对人的影响,掌握噪声测量方法,噪声

评价标准,掌握有关噪声传播途径及个体防护方面的措施。

模块6:空气环境(1.5学时)

知识点:空气中污染物种类、来源及危害;空气污染物浓度及相关标准;粉尘及二氧化碳;工作场所通风与空气调节。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主要污染物的危害,掌握空气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及相关标准,学会空气环境评价方法、工作场所通风换气量计算方法。

模块7:体力工作负荷(2.5学时)

知识点:人体活动力量与体力工作负荷;体力工作时的能量消耗和氧耗动态;劳动强度分级;体力疲劳及消除。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体力工作负荷测量方法、三种代谢量计算方法,理解作业时氧耗变化规律,掌握劳动强度指数、RMR计算及分级方法。

模块8:人的信息处理系统(2.5学时)

知识点:人的信息处理系统模型;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中枢系统的信息加工;人的信息输出。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不同感知器官信息接受能力、信息加工的特点,了解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的含义,理解感知觉系统及中枢系统的信息存储、加工、遗忘、提取的特点。掌握影响人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因素,了解注意的理论模型,了解简单反应时与复杂选择反应的含义,掌握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及降低反应时间的措施。

模块9:脑力工作负荷(3学时)

文档评论(0)

dqy11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海滋实业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DL1JF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