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有效追问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 论文.docx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有效追问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有效追问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

摘要:小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在阅读中面对课堂提问时往往无法做出正确解答。小学生回答阅读问题时常会发生解答思路不够清晰,不能与作者共情,无法深入地理解问题以及回答问题不够全面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生不能通过独立思考进行克服,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追问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分层思考,做出正确的解答。本文通过部编版小学教科书的实际阅读教学应用为例,总结出了如何通过追问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维能力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侧重于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追问教学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效果显著,被广泛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创新,掌握更多的追问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阅读问题进行深入理解,从而丰富自身思维。教师也要掌握学生的思维模式,让教师的追问引导方向更加明确。

一、追问教学的意义

追问是学生回答问题后继续对学生进行深入提问的过程,教师能够通过追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找到学生知识理解的边界,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让学生的思路朝着问题的深层拓展,所以追问不仅是一种提问方式,还是一种教学方式。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追问教学的作用

小学生的阅读经验较少,处于阅读能力养成的初级阶段,同时小学生的表达能力较低,有时无法通过语言或文字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阅读作为小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必须得到教师的重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教师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追问能够让小学生说出内心的想法,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层思维的引导,还能让教师将解答思路进入歧途的学生引导回来,让学生逐步找到正确答案。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有效追问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实践应用

1.追问的起点

追问需要有一个起点,也是追问的原因,因为学生在阅读作答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教师才会启动追问。所有的追问都应该有一个触发点,教师为了改变学生的想法才会对学生进行追问,而不是为了追问而追问。教师只有了解追问的意义,才能有的放矢,达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一课学习中,有学生认为盘古是不伟大的,很明显这个学生的想法是错的,这个想法触发了教师追问的起点,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错误想法展开追问——“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扭转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思维向正常的方向发展。

再如:在下一课《精卫填海》一课的学习中,在没有老师的提醒下,有学生总结出精卫代表了古人的抗争精神,说明这个学生具备很强的思考能力,教师也可以开启追问模式——“那么你能具体说说他的抗争精神体现在哪里吗?”让学生能够自主的总结出本文的主旨。

2.追问是对问题的深入

追问是对问题展开推进,对问题进行挖掘,教师如果发现学生对问题理解不够深刻或者不到位,可以使用深入追问法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问题。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一课学习中,教师问学生怎么看待守株待兔的人,学生如果说这个人的做法是对的,应当等兔子撞树,教师可以问学生:“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是对的,那你认为等到兔子的成功率有多高?”“这个人如果没有等到兔子,那么他该如何生活下去?”“等待猎物撞树和主动去打猎,哪种做法能够改变你的生活?如果你是猎人,你会怎么做?”通过一系列的追问,教师能够顺着学生的答案,向下展开设想,让学生能够根据守住待兔的后果改变自己的想法,达到扭转学生想法的目的。

再如:在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一课的学习中,有学生能够说出中国燧人氏的传说,这时教师可以展开对学生的追问,可以问学生:“两个人获取火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如果神没有火普罗米修斯还能不能得到火?”“普罗米修斯和燧人氏谁更聪明?”“谁的行为更有利于人类的发展?”通过中外传说故事的对比,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希腊神话的教育意义和表达思想的不同之处。

3.通过追问对比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学生不能明白课文中的含义,教师可以通过正反两个方面提升对学生进行追问,让学生从不同的思路得出不同的后果,让学生从两个角度看待问题,得出最合适的结论。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课的学习中,学生阅读课文后不能理解当时中国人所受的屈辱,因为学生没有经历过动荡的年代,无法对过去产生共鸣。这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到当时的环境中,让学生假设自己亲历了目睹无人帮助被压死亲人的妇女的场景中,并展开两个方向的追问:

(1)如果你和围观人群的抗议能够让肇事的外国人受到应有的制裁,你会有什么感想?

(2)如果大家的抗议无法让肇事外国人伤到分毫,而且这样的事每天都发生在你身边,你会怎么想?

通过两方面的追问,学生能够开始了解民族受到歧视时,人民会感受到屈辱,从而理解为什么周恩来要为中华崛起读书,与文章产生共鸣。

再如:在《梅兰芳蓄须》一课的阅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