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原子结构》教案(总5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原子结构》教案
《原子结构》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常识性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
2、常识性了解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物体不显电性的原
因。
3、常识性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4、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各种媒体资料,建立原子及电子得失的
微观图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原子的微观结构、原子核外电子的得失及
物体带电、摩擦起电的原因。是对第一节“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的
进一步分析和解释,在知识结构上二者是一个有因果关系的整体。
教法建议
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以下几点:原
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
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
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关于摩擦起电的原因,可以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初步
建立原子结构的微观图景,确立电子可以转移,从而使物体可以带
两种电荷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解释摩擦起电现象
2
时,应抓住以下四点:
(1)在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
性。
(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3)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
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
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
(4)强调“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
体上,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复习上一节知识的基础
上引入新课。二是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一个原子
结构的微观图景,确立电子可以转移,从而使物体可以带两种电荷
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三是多启发、多诱导,使教学
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
1、在复习上一节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
演示:用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吸引轻小物体。
提问1:为什么玻璃棒会吸引碎纸屑?
提问2:若将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靠近碎纸屑,会出现什么
现象提问3:自然界里存在几种电荷提问4: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带什么电荷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
2、进行新课
3
(1)物质的原子结构
①物质由分子组成。
简单介绍人类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并举例说明原子大小的
数量级:经过科学家世世代代的研究,现在已经认识到,一切物质
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若把原子看作球形,
一般原子的半径只有10—10米左右。设想把1亿个氧原子一个挨着
一个地排成一行,也只有几厘米长。原子并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
粒,人们认识原子的结构,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直到19世纪末叶,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用实验证明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
的存在,从此才揭示出原子是具有结构的。
②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所组
成;原子核半径约相当于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几乎集中
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实验证明:一个电子所带电量
为×10—19库。一个电子也可叫做一个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任
何带电体带的.电量都是e的整数倍。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多少个电
子所带的电量是1库(
×1018个)
提问:那么通常情况下,物体为什么不显电性呢(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
整个原子呈中性。)
4
不同物质中的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并不相同,核外电子的数目也
不相同。(利用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挂图,讲解氢原子、氧原子
的原子结构。)了解物质的原子结构。
(2)摩擦起电的原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