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模拟试题.docx

古诗词鉴赏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模拟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古诗词鉴赏

1.〔2023年全国甲卷,14-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2题。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

〔宋〕陈师道

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不及鸟飞浑拘束,羡他僧住便终生。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注】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

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

出山之初的曾巩,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

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

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拘束,但其生活也令人艳羡。

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鄙视之情。

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 ?请简要分析。2.〔2023年全国乙卷,14-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鹊桥仙·赠鹭鸶辛弃疾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仆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惊奇愿望。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

C.本词将鹭鸶作为要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气氛。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足足的状态,活灵敏现。2.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亮,请简要分析。

3.〔2023年浙江卷,20-2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意难忘·山家

〔清〕吴伟业

村坞云遮。有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溪堂连石稳,苔径逐篱斜。文木几,小窗纱,是好事人家。启北扉,移床待客,百树梅花。

衰翁健饭堪夸。把癭尊①茗碗,高话桑麻。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喜去年、山田大熟,烂熳生涯。

【注】①癭尊:癭樽,用瘿瘤状木根所制的酒杯。

词中“衰翁”的身份是 。下片中“ ”一词点出山家的生活状态,可谓词眼。

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和下片的叙事艺术。

4.〔2023年高考Ι卷,15-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寄江州白司马①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照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依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当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际假设比邻”之意。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远眺京城的宫阙。D.诗人最终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将来的前途照旧很远大。

前人论此诗,认为其次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5.〔2023年高考Ⅱ卷,15-16

5.〔2023年高考Ⅱ卷,15-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示儿子

陆游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热读周公七月诗[注]。

[注]七月诗:指《诗经·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育。

诗人指出,不管是侍奉父母还是效劳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

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抱负状态。

诗人在最终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实、确实的。

2.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6.〔2023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一调,14-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

黄庭坚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卧龙偃蹇①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睛窗影落石泓②处,松煤③浅染饱霜兔④。中安三石使屈蟠⑤,亦恐形全便飞去。

[注]①偃蹇;横卧。②石泓:石砚。③松煤:用松烟制成的墨。④霜兔:用免毫制成的笔。⑤屈蟠:盘曲。

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由诗题可知,这是一首“次韵”诗。即依据黄斌老所画横竹的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的一首诗。

首联交代了黄斌老所画竹子的风貌及作画动机,前后两句构成因果关系。

颔联把竹比作“偃蹇”之卧龙,是说竹子屈服在雷霆之下,临时失去刚

文档评论(0)

176****1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注册安全工程师持证人

铁路、地铁、高速公路、房建及风电等相关领域安全管理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8日上传了注册安全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