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1(打包19套)-人教版18.doc

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1(打包19套)-人教版18.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短文两篇》

课题

《短文两篇》

课型

教读课

主备人

盛晓娟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朗读并背诵这两篇短文

积累文言词句

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来表达的高洁志趣

学习重点

疏通文意,学习积累文言现象

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来表达的高洁志趣

学习过程

【资料助读】

.铭是()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语言特色:押韵、简约、开阔、优美。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讲究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刘禹锡(—),字(),()代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著名()。有“”之称。唐顺宗时,曾参加()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世称()。作品有《》。

.周敦颐(—),字(),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他用故乡营道濂溪给自己的书堂命名为“濂溪书堂”,世称“()”。与李宽、韩愈、张栻、黄干、朱熹、李士真,并称为“石鼓七贤”。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

..背景: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柳公权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课堂研讨】

一读: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德馨()苔痕()鸿()睨()案牍()

西蜀()甚蕃()淤泥()濯()蔓()

清涟()亵玩()噫()颐()鲜有闻()

隐逸()

..二读,参考注释,理解划线词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②有龙则灵??()?

?③斯是陋室?()???()??

④?惟吾德馨()????()

?⑤苔痕上阶绿()⑥谈笑有鸿儒()?

??⑦往来无白丁?()?⑧康肃忿然曰???()

?⑨可以调素琴()?????⑩无丝竹之乱耳()?

?⑾无案牍之劳形??()???????⑿可爱者甚蕃?()

⒀出淤泥而不染()?????????⒁濯清涟而不妖()??

()??()??????()亭亭净植()??

()不可亵玩焉()??????()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

.三读,句意理解,两同学结对子尝试翻译文章。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②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

④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译:

⑤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

.四读:读通文章。

()作者笔下的这间“陋室”真的“陋”吗?请说说理由。请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下列表格。

陋室之不陋

内容

事(生活)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中心句

作者是如何围绕“莲”字展开课文的

学到一种手法

两篇文章中作者抒发自己的情感、志向的手法是。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总结全文熏陶情感】

.五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学到一种人生态度

陋室铭:

爱莲说:

.六读:有感情

文档评论(0)

158****03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